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回唐朝当王爷 >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八章 (第2/2页)

至此,今日的大朝,也算圆满的结束。
  
  下朝之后,李二没有像往常一般,处理公务,直奔李恪院落而去。
  
  “逆子,为何把活字印刷术赠于权万纪。”李二一看到李恪,就质问道。
  
  李恪此时正端坐在房中,写字修心,听到李二的质问,想也没想的就回道:“儿臣年幼,不想过早夭折。”
  
  李二闻听此言,心下震动不已,九岁孩童,竟有此等觉悟?
  
  李二看了一会眼前的儿子,叹了口气道:“恪儿长大了,是该赴任而去了。”
  
  李恪练字的手,停了下来,把笔放到一旁,抬头看向李二道:“父皇,儿臣想改革。”
  
  听到李恪这话,李二美丽的心情瞬间荡然无存。
  
  脸色一板,大怒道:“逆子,你就不能消停点。”
  
  “父皇,儿臣此举,全是为了我李唐社稷。”李恪苦口婆心道。
  
  “逆子,你是来找朕报仇的吧!”李二有种杀了眼前这个逆子的冲动。
  
  李恪话锋一转,颇为认真的说道:“儿臣的改革方案也不是无的放矢之语,父皇不妨听儿臣,慢慢给你细说。”
  
  李二看着一脸认真的李恪,反正今天来了,看看逆子还能说出啥惊天之语来。
  
  “父皇想灭高句丽吗?”李恪这一语,虽不惊天,但却勾起了李二的兴致,李二脸上满是好奇之色。
  
  听到李恪此言,李二忙秉退了左右,房中只剩他与李恪二人。
  
  “父皇,突厥之患不过尔尔,对于此时的大唐来说,就差一个时机。”李恪首先把突厥问题,向李二一语带过。
  
  “至于高句丽,假之以好,暗中资助新罗和百济的发展,不断挑起三国之间的矛盾。坐收渔翁之利。”为了改革,李恪也是拼了。
  
  “哦!”李二眼睛一亮,一脸期待。
  
  “高句丽示好我大唐,无非是想要麻痹我大唐,忍辱负重的偷偷发展。”
  
  “那我大唐便为他不断地制造麻烦,让其四下,不得安宁,使其迫于应对各种麻烦,不能安心发展。”
  
  “待我大唐覆灭突厥之后,兵强马壮之时,再举兵灭之。”李恪一股脑把自己对高句丽的想法,毫无保留的说了出来。
  
  老李听到李恪如此的话语,心中也是大为震惊,这就是前些时日,和自己说要当个逍遥王爷的儿子。
  
  对付突厥的办法,和自己居然不谋而合。
  
  对付高句丽之策,自己也是没有想到这些。
  
  毕竟,高句丽是自己的附属国,现今,也是俯首称臣,自己要是师出无名的对付他,肯定会被天下人所不耻。
  
  到时,各个附属国,不都人心惶惶吗?
  
  听了李恪这话语,李世民瞬间茅塞大开,我家恪儿难道真乃天纵之才,星宿下凡。
  
  李恪要是明白李二所想,肯定会嗤之以鼻,这不就是,后世某国针对其它弱小国家的一贯作风,以此来保持,自己霸主的位置吗!
  
  看着高兴的老李,想到只有自己和老李俩人,李恪心一横,继续作死的说道:“父皇,儿臣看这长安城内,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证明我大唐,确实日益强盛,这皆是父皇贞观之治的良好体现。
  
  然而百姓还是只能粗布麻衣,甚至衣不蔽体,腹中空空,家无余粮,若是有个天灾人祸,还将会是饿殍遍野,流民四起,我大唐,还将不得安宁,后世如遇不明之主,恐将国祚更改。”
  
  李世民看着这个忤逆的儿子,刚刚还让自己龙心大悦。现在开始,就在那大逆不道的胡言乱语,说出如此诛心之语。脸上立马变成乌青一片。
  
  李恪看着面色难看的老李,心下一怵,坏了,贞观之治是老李一生的得意政绩,自己怎么就作死的妄加评论了,但不让老李认可自己,怎么能赴任益州。
  
  忙又接着说道:“其一,纵观历史,建国之初,君主来自民间,替百姓伸张正义,知百姓所求,国家昌盛繁华。
  
  后世之君,永坐朝堂,脱离百姓,又有朝堂众臣粉饰太平,耳目闭塞,不知人间饥苦。
  
  但有天灾人祸,民不聊生之日,就是天下烽烟四起之时,江山更迭之时。
  
  其二,观大秦与隋朝,虽然国力强盛,但民众饿莩载道,最后结局也是国祚更改。
  
  以上俩点,只因民不富裕,衣食无着,在百姓心中谁当皇帝都一样。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
  
  李世民看着眼前的李恪,忍住滔天的怒火说道:“父皇何不想,民富国强,百姓富裕,然何其难也。你黄口孺子,妄谈家国政事,真是井底之蛙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主宰 逍遥双修 都市古仙医 退下,让朕来 鬼门医尊 寒门崛起 恶魔法则 登堂入室 极品家丁 夜的命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