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我在都市当灵探 > 鲛人泪 第四十二章、吟诵大赛

鲛人泪 第四十二章、吟诵大赛

鲛人泪 第四十二章、吟诵大赛 (第1/2页)

“周兄且慢!”尘三岁拍桌而起。
  
  “周兄!?他叫我周兄!哈哈哈哈,一定是个好人!”周昀峰心中暗笑。
  
  尘三岁笑着说道:“哈哈哈,周兄啊,你来参加此次大会实则是为国出战。怎可把过多精力放在预热的吟诵中呢?”
  
  周昀峰看看尘三岁质朴的笑容点了点头:“嗯,不错好像有几分道理。你虽然是内定但还是很有眼光的啊!”
  
  尘三岁脸色一黑,勉强笑道:“哈哈哈,其实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吟诵人员,周兄大可不必亲自上阵。”
  
  尘三岁腰板一挺,彬彬有礼的说道:“好,本次吟诵中方答应了。”
  
  南棒代表吴根在点了点头。
  
  倭国代表梅川一夫也表示同意。
  
  其余国家,日理万机国,和越猴国看热闹的不嫌乎事儿大,也纷纷表示赞同。
  
  只有欧美的川国庆说个没完,他双手比了两个ok:“我就说嘛~就该比,没有人比我更懂吟诵!!”
  
  气的身边另一个叫做奥尼哥的黑人代表,赶紧给他嘴捂上。
  
  很快南棒的吟诵代表团登场了。
  
  六十四个人结成一个正方形方阵,他们一个个身着韩式民族服装,拿着长鼓和鹤头琴,跪坐在台上。
  
  叶老坐在台上喝了一口茶叶,推了推眼镜,眉头紧锁,摇了摇头:“诶,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说罢转过身去。
  
  所谓八佾,便是周礼当中天子所行的祭祀礼仪,低等级的身份不可,古时一佾八人,八佾就是六十四人。
  
  韩方此举的意思就是说,中国文化凋敝,自己才是真中华真华夏。
  
  琴弦一动,长鼓一击。
  
  噔~嘣——
  
  韩方开始吟诵:“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很快,台上的吟诵者竟然不自觉的有规律摇起了头。
  
  台上台下一种哗然,听着那曲调,节律铿锵,曲调绵长,隐隐有当年私塾之味,许多保学之人对于过往有了一番回忆。
  
  “哈哈哈,这唱的是什么啊!”老干部苏丹洪突然拍腿大笑,他这根正苗红的一代人对此不甚了解。
  
  底下的观众一半骇然:“棒子所吟,所诵已然抛却所谓的门户之见,这些吟诵者竟然完全沉醉诗境之中,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真的确令人动容。”
  
  一半不明所以而讽刺的:“啧啧啧,翻来覆去这都啥东西,诗歌还能这么读啊!”
  
  有一些上过私塾的或者在老先生那里听过吟诵的,竟然无不叹息,这味道的确有当点意味。
  
  而吟诵之调,重在节律,胜在记咏,质在感情,并非是表演形式,而且不能为了优美而破坏文字原有的读音,故而不似戏曲一般好听,但是台上所吟的确精彩,只不过有很多人也是在这里第一次见到吟诵罢了。
  
  而几位见过吟诵,或者精于吟诵的专家,也不由得跟着节律口里漫吟:“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集,棒子所吟诵之名曰:《关雎》是《诗经》开篇第一首。
  
  其意思很明确,其一他们表示整个宇宙都是韩国的。
  
  其二的意思却是深了,《关雎》一篇孔子说他是,发乎情,止乎礼乐而不淫’,而汉代儒家把他称之为后妃之德,是最具礼仪教化的诗文。
  
  文以化之,文以教之,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这棒子从天朝处学了文化,如今反以文化教育中华,当真是狼子野心,人心不足蛇吞象也。
  
  蒙犸老师怡然自乐,眯着小眼睛跟着节奏直摇,语气还甚是慈祥:“不错,不错,味道好极了。”
  
  吴根在亦是在台下窃喜,打起折扇甚是嚣张。
  
  很快棒子的吟诵团退场了,留下了一片掌声...
  
  就在众人一并赞赏之时,谁知倭国的队长梅川一夫甚是不屑,占了出来点评说道:“哈哈哈,棒子吟诵团的吟诵的确高明,只不过略显淤滞沉涩了。
  
  如今已然是一副新气象,既是吟诵诗篇,和天朝交流,那就应该吟诵本国之诗作,你这吟诵他国之作,以为自用,未免太小家子气滴干活!
  
  就好比贵国虽然文采昭然,却摇着我东瀛的折扇,岂不是有趣。”
  
  梅川一夫的话令南棒十分难堪,他深知挫败天朝颜面之事,万万不能让棒子一家独大,若是棒子搓了天朝颜面,而自己无所作为,更丢人的反倒是倭国。
  
  毕竟输给天朝不丢人,输给棒子可以切腹自尽了。
  
  这文人用的纸折扇,的确是宋代之时由日本传入的,梅川一夫讽刺吴根在摇纸折扇,实际上就是在说,棒子抢占他国文化的行为有点恬不知耻。
  
  韩国队长吴根在收起折扇一脸闹心,手下的选手朴步成好心劝了半天。
  
  只见身着和服的梅川一夫,一拍手,一声日本的经典乐器三味线乐声奏起。
  
  噔噔——
  
  台上洞箫声动,台上出现一位身着白色日本宫廷装束的中年男性,口吹尺八,音调哀切。
  
  一位艺伎身穿一身花团锦簇的和服,手拿菊花小折扇,迈着小碎步走上台来,开始跳着推掌舞。
  
  这尺八本是中国乐器,只可惜几经流离已经在中国失传,如今却成了倭国的传统乐器,声音一动倍感凄清。
  
  两人于台上独奏独舞,更显精致,却有独特岛国风情。
  
  人说日本有唐韵,实则不然,日本虽于唐朝学习,又师法于宋,然而千年一过,结合本地文化,早已推演出一套新的内容,说盛唐在日本的多是被日本旅游团的营销号洗脑了。
  
  山水精致,岛国雕琢,自有一番风味。
  
  可是毕竟是两人运动,比起多人运动的棒子。
  
  大家看来却也未免太过小家子气。
  
  毕竟还是千人斩比较好看。
  
  周昀峰虽是不懂,但是看得愈发纯粹朴实:“诶呀妈呀,这前戏都这老半天了,墨迹啥呢,怎么还不开口呢?”
  
  尘三岁一旁见了,心中一凛,果真奇人哉!:“话糙理不糙啊!”
  
  突然尺八暗停,艺伎毕舞。
  
  男子跪地吟诵道:
  
  国比中原国,人同上古人。
  
  衣冠唐制度,礼乐汉君臣。
  
  银瓮篘新酒,金刀鲙锦鳞。
  
  年年二三月,桃李一般春。
  
  吟诵一罢,日方梅川一夫暗自觉得自己大胜,摇着本国纸扇好个嘚瑟。
  
  他这首诗是却是当年倭国使臣写给大明的,想当初中国被元虏灭亡,文化丧尽礼崩乐坏,日本得知崖山之战中华沉沦与胡虏之手,亦心感悲怆,故而举国上下面西叩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主宰 逍遥双修 都市古仙医 退下,让朕来 鬼门医尊 寒门崛起 恶魔法则 世子稳重点 极品家丁 夜的命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