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素手权臣遮天下 > 正文 第三十章 朝堂上下

正文 第三十章 朝堂上下

正文 第三十章 朝堂上下 (第2/2页)

说罢还拿了萧何手边的一个柑橘,深深吸了一口香气,略带陶醉地说。
  
  “这橘子可是奉国上好的柑橘。话说橘生南则为橘,生北则为枳。就本世子尝过的柑橘而言,普天之下,就属奉国的柑橘最甜了。”
  
  萧何正被他突如其来的表情变化整得一愣一愣的,段衡却一把夺过他手里的橘子,哀伤无限地说。
  
  “我好心花重金买了送来给你尝尝,你还一直吐。真是糟践人家的一番心意呢。”说罢还学女子娇滴滴地扭了扭身子。
  
  萧何见他这般作怪逗自己乐,心头也是一片感动。他起身夺回了段衡手里那枚自己已然剥了一半的橘子,坐下来随意的问。
  
  “奉国的橘子呢。他们每年这个时候都来卖橘子,不觉得远吗?”
  
  段衡闻言也坐了下来,捏起盘中的橘子很是认真的说。
  
  “不啊。奉国人很少会来皇都这么北的城市卖橘子,光是行舟费就要花掉多少哟。往年的几次,他们也只是跟着奉国出使的访问船只来的。奉国的使者上一次刚走的时候,我就跑到了南方去玩上了数月。算起来,到今年也已经是第五年了。”
  
  萧何有些好奇,“今年奉国的使者要来皇都吗?”
  
  段衡不点头也不摇头,萧何知道他这副模样,大概是不能给出确切答案了。
  
  然而萧何问的这个问题,虽然让消息颇为灵通的段衡也无法笃定回答,但很快就得到了慕初然口中的答案。
  
  翌日早朝上,等到解决处理完各方大臣禀告的各项事务。慕初然从手边堆满了的奏折当中拿起一本,众臣见自家陛下手上赫然拿着一本装帧精美的文书,各自在心下猜想着会是什么事情。
  
  慕初然把文书随手递给站在身旁的刘公公,清了清嗓子,开口道。
  
  “朕几日前在久州时,几位留守皇都的大臣给朕千里加急送来了一份文书。刘公公,念念吧。”
  
  刘公公双手接过文书,尖细却清楚的声音回荡在整个朝堂之上。
  
  “殷皇亲启:
  
  又逢感秋怀人之时,吾皇睹宫中凤鸣水而有所思,忆及皇都之定北河。大殷风土人情已是多年未见……”
  
  前面不过是一些说得虚情假意又冠冕堂皇的客套话,众臣们听得也都恹恹无神,直到了最后一句。
  
  “因感念奉殷百年之交,不忍使情意疏离,两国情谊有隙。故遣祝王李长熙率奉国使团于十月初一北上贵国皇都,代吾皇一览解怀。其中自有厚礼相携,念两国世代交好,友邻情深之意,望殷皇万莫相辞。”
  
  刘公公的声音犹自在回荡在勤政殿上,其下的列位大臣已经议论开了。
  
  慕初然向来不喜欢严肃古板的朝堂氛围,从来不在意更是不制止大臣们在朝堂上议论国事
  
  自己从中既可以得到众臣们对于事件第一时间之下的反应,更是能在这高位之上不动声色地静静观察各位臣子有趣的细节。
  
  比如受祖上荫蔽蒙受皇恩的柳深明,父亲柳相是先皇在时的元老,辅佐国事功劳无数。
  
  然而这柳深明虽出生柳家的书香世家,固然读得一屋子圣贤书,却没有学到古人格物致知的半分要领。
  
  每每遇到古书中不曾有,抑或前人不曾做过的处事方法时,便是千方百计地劝说自己这位陛下放弃,唯恐一失足成千古恨,留下万世骂名。
  
  柳深明每次听到什么新的国策时,第一反应是苦着张脸,皱起眉头。
  
  而户部尚书李照庭便不是。李照庭虽也是富家子弟,而且是殷国中有名的绸缎世家,生意在几国之内都有名声。
  
  许是自幼在家中耳濡目染多年,李照庭对于银两之事极为敏感,十岁余便是远近闻名的神童,曾解开过前朝大家留下的难题,那时候算学大家赵筹先生还健在,看了他的解答摸着白白的胡子笑着连叹了三声好,众人皆道这位小小的李公子将来前途无量。
  
  纵然惊才绝艳,在家略属旁支的李照庭成年后并无心借着神童的风头接管家族事务,而是看向了天下
  
  他参加科考,求取功名,眼中盛放的不是世家的金钱利益,而是这个国家的昌盛兴旺。这样的李照庭,是颇有看法的。
  
  听罢一项国策时,既不会下意识地驳,也不会变着法儿地顺承圣意,他往往面上不动而眉头低低。
  
  慕初然总觉得很有意思,大概当年他解前朝难题时,也是这副模样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主宰 逍遥双修 都市古仙医 退下,让朕来 鬼门医尊 寒门崛起 恶魔法则 登堂入室 极品家丁 夜的命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