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宋朝不演义 > 第二十三章 柴荣暴毙

第二十三章 柴荣暴毙

第二十三章 柴荣暴毙 (第1/2页)

公元959年五月三号,柴荣返回瓦桥关,突然重病卧床不起。细查史书,柴荣此时继位已经五年了。继位五年五次亲征,鞍马劳顿、事必亲为。有迹象表明,就在这次出征以前,柴荣就已经生病了。因为在他出征的时候就有大臣上书:“待圣体稍安之后,再行北伐亦不为晚。”可是柴荣毫不理会,终于在与契丹决战的前夕倒下了,但就是这样,柴荣依旧不肯放弃,有记录显示当义武节度使孙行友也已经攻占了固安(今属河北)、易州(今河北易县),擒获辽朝的易州刺史李在钦。柴荣为了表示绝不退兵的决心,下令处斩了李在钦。
  
  第二天,柴荣从各地征召了数千民夫,来加强霸州的城墙,即以得之决不放弃。然后柴荣命令大将刘重进进攻北汉,进一步削弱北汉的势力,使其无法与契丹的主力汇合,为之后与契丹主力进行决战。但就在七号,柴荣终于支撑不住了。柴荣的病情进一步恶化,没有办法,在群臣的苦苦劝谏下,柴荣决定回开封养病,柴荣临走之前,派韩令坤和孙行友把守各处关隘,你们一定要给我守住了。等我回来,这里就是我进攻燕云,覆灭契丹的基地。我一定回来了。
  
  在五月八号,柴荣率军开始返回开封,此时距离柴荣出征不过六十天,可就在这六十天里,柴荣的身体健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柴荣的病情急剧的恶化。多年的鞍马劳顿和平时的大喜大怒让柴荣的身体彻底崩溃了,已经无法恢复了。六月二号,柴荣接到了一个更坏的消息,柴荣的女儿病故了,据史料记载,柴荣是悲痛难当,他不明白苍天为什么要这么打击他,这个打击让柴荣了无生趣。柴荣终于挺不住了,六月十九日的晚上,柴荣带着不甘和悔恨离开了这个世界,时年三十八岁。柴荣被史家称为"五代第一明君"。他15岁从军,24岁拜将,33岁称帝,不仅精明强干,而且节约简朴,赢得了广泛的拥戴。
  
  在当时中原纷繁复杂的形势下,北宋仅用了20年便完成统一。这固然离不开赵匡胤的英明决断,但更重要的是他接手的后周政权国力强大,统一之势已不可阻挡。
  
  以兵变方式夺取后周政权的赵匡胤,只不过延续了柴荣的统一进程,延续了后周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宋朝对待商业的态度、优遇文人的政策,均与这位商人出身、勤勉务实的君主有着直接关系。柴荣处理宗教问题的策略、发展商业和城市等方面的做为,不仅深深影响了有宋一代,而且开启了中国走向商业文明和市民文化的先声。
  
  柴荣虽然未能实现为君30年、扫平天下的愿望,但他在位5年半的文治武功,已经决定了他必将成为结束中唐以来200多年割据动荡的决定性人物。
  
  周世宗柴荣做好了扫平天下、开创盛世的一切准备,却英年早逝、功败垂成;宋太祖赵匡胤延续了柴荣制定的策略一统天下,结束了兵祸连年、饥馑遍地的乱世,迎来了文化灿烂的赵宋之世。
  
  如果我们设想一下,柴荣活到四十八岁不过分吧,也许凭借柴荣的本领,他真的可以收复燕云十六州?他甚至可以建立一个汉唐式的强大帝国。可这一切都只是假设。一代名君柴荣终究是死了,他留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以及无数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谁来继承皇位?
  
  此时柴荣的皇太子不过刚刚七岁,可怜的孩子啊,其实以我们传统的计岁方式,这个后周帝国的合法继承人柴宗训先生,他生于953年,现在刚刚958年,实际上也不过五六岁,后周的那些悍将们,连当初已经三十多岁的柴荣都不服,更何况一个小毛孩子啊。
  
  所以说柴荣活着的时候十分劳累,就算死也死的辛苦啊。他得给自己的孩子做出安排,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第一,该册立皇后了。柴荣的皇后本来是大将呼延庆的女儿,可惜比他先一步走了。柴荣十分悲痛,一直就没有册立新的皇后。但是现在不行了,柴荣走了,没有人照顾小孩子怎么办,思来想去,柴荣册立了皇后的妹妹,也就是呼延庆的另一个女儿为皇后,一来毕竟是姐姐的儿子,相信会更加疼爱太子,第二也是为了拉拢一下领军大将。希望他们可以尽力保护太子。
  
  第二,柴荣在之前办事公允,从来只给有功之人封王,从来没有给自己的孩子们封王。但是现在不行了,柴荣将自己的两个孩子全部加官进爵以皇长子柴宗训为特进左卫上将军,封梁王;以第二子柴宗让为左骁卫上将军,封燕国公。并立柴宗训为国储,哪怕自己死了,帝国至少还有两个继承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主宰 逍遥双修 都市古仙医 退下,让朕来 鬼门医尊 寒门崛起 恶魔法则 世子稳重点 极品家丁 夜的命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