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盛芳 > 第三百八十三章 三年

第三百八十三章 三年

第三百八十三章 三年 (第2/2页)

旁边有人听着,忍不住插倒:“不止这几回,我都给数着呢,自当今登基,不过一二月间,光是内城都围了有七八处地界,更别说外城了,我听闻是在挖周家人埋的金银,好似说前几日隔壁巷子半夜都有动静……”
  
  说到此处,地上蹲着的一个小贩忽的道:“什么前几日,昨晚还围了缙云庵,我……我那小舅子正在里头,因怕被人见着脸,躲在房中不肯出去,谁晓得硬生生给从揪了出来,原以为自己犯了什么事,巴着柱子不肯走,谁料想压根不是冲他去的,白白挨了一通教训,给拖得半边脸都肿了,也不知去庵庙后山做了什么,围着到今天都还满是人。”
  
  他一面说,一面抬起头来,远远指了指缙云庵的方向。
  
  此人不说话还罢,眼下手一指,头一仰,就被人将他的侧脸看了个正着。
  
  有那好事者又有人嘿嘿一笑,不怀好意地道:“我听得人说那些个军士不都是西北来的,也有南边来的新兵,手脚无力得很,连列队都不整不齐的,也不晓得是也不是。”
  
  那小贩却是几乎是立时就甩了头过去,大声反驳道:“谁人在外头胡说,那些个兵士个个拳脚都凶恶得很,往你身上一带,一大片皮肉都能刮下来了,怎可能手脚无力!我看乃是有人穿穿!”
  
  前头说话那人这才将手拱了又拱,以做道歉,又道:“看来是我听左了,还是兄台有见识,晓得那些个军将厉害……”然而话锋一转,却是指着此人问道,“只是却不知兄台这右边脸是怎么了?如何肿得这样厉害,莫不也是昨晚伤的罢?”
  
  这话一出,个个跟着看了过去,果然见那地上蹲着的小贩右边脸颊高高肿起,除却脸面,便是耳朵上也尽是剐蹭痕迹,再仔细打量,露出来的手腕上也有许多擦伤,一时不约而同轰然大笑起来。
  
  众人在此处笑闹一场,却见那园子外头忽有一辆马车在驶了过来,不多时,自车上下来两个仆从,又有一男一女。
  
  那男子身形高大,相貌俊朗,显然是常年习武,行动间自有一种奇特的力道在里头,让人看着如同行云流水一般,十分赏心悦目。而女子头戴帷帽,一身素服,身形纤细,虽是看不到脸,可光是远远打量,也能叫人感觉得出其帷帽之下相貌必定出挑。
  
  两人下了马车,不用男子打头,那女子已是在前边领路,外头守卫的兵卒们见状半点不拦阻,甚至还各自行礼,任由他们进了门去。
  
  二人一进园子,那门很快就被人再度关上。
  
  远处看热闹的一干人等少不得议论一回,却有那真有见识的猜道:“上回我远远见过一轮,那男的莫不是裴节度?”
  
  此人一说,边上其余人也认了出来,纷纷应和。
  
  有人便叹道:“可见做皇帝的,还是不能过于刻寡了……你看先皇,若非是那般行事,又怎会有今日?”
  
  另有人也道:“却也不单如此,原还有个好儿子,另有一个虽然未必好,究竟也是个长成人了的,谁料想……从来只说虎毒不食子,此刻来看,‘伴君如伴虎’一句,还是形容得浅了。”
  
  又有人道:“虽是如此,究竟还是保下了姓周的家业。”
  
  提到“姓周的家业”五个字,却是不少人别有想法,登时嘲讽之声四起。
  
  “此刻是姓周,谁又敢保将来还姓不姓周,当今才几岁?连话都说不囫囵,郭枢密摄政同自家当政又有什么区别?你难道没有听说书的讲过什么叫‘挟天子以令诸侯’?依我看,将来迟早有改朝那一日!”
  
  “郭将军毕竟膝下无人,他便是夺了位,将来也不是自己血脉继承大统,何苦要费那等气力?”
  
  “眼下膝下没有,谁又敢说将来一般没有?多的是七八十岁仍能有子女的,况且他下头不是有个小谢将军做义子嘛?改了姓来,不就有后了?”
  
  “又不是我们这些个没有家业的,只想有个人将来好祭祀烧纸,留个后,郭家那样大的身家,不是自己血脉如何能用?叫那谢将军改了姓,还不如从兄弟房中抱养几个过来,从中选出材质最好的,将来过继,做那太子便是!”
  
  国朝自来不禁人言,京中议论天家事情是毫无忌讳,此刻即便就在大街之上,众人也并不胆怯,说来道去,都觉得迟迟早早今朝摄政的郭保吉要登大宝。
  
  然而一来郭保吉眼下辅佐才六岁的新皇登基,所有行径都合礼合义,挑不出半点毛病;
  
  二来郭保吉多年驻守边关,后头又遭周弘殷陷害杀了妻、子家人,纵然在翔庆举兵,也只说“清君侧”,遇得京中起兵清缴,也不曾放弃拦阻西人,相反先皇的动作却十分不把百姓当人看了。
  
  多年忠君爱国之名,后头太子、皇子接连出事,天子重病,遽然薨逝后,郭保吉领大军入京稳定形势后,不仅不落井下石,还在牵头选出太子的嫡子出来继位,可谓拳拳臣子之心。
  
  如此行事,怨不得众人说起他,虽然诸多猜测,却无多少不满,甚至还有人盼道:“郭枢密是个管事的,另有那裴节度,我那叔叔家在宣州,听闻前次郭枢密在宣州做过两年监司,治下甚是能干,其时裴节度在他手下任事,修了三县圩田,堤坝也造好了,到得今岁,那一片地方年年得田谷都比旁的县镇多上三五成,四下无不感念,只盼着他回去继续做监司呢。”
  
  有人便问道:“那先头说江南西路造反,乃是遭了灾无粮谷果腹?”
  
  “却是临县,后头人去,不按着原本规矩来,擅自学人改了堤坝圩田,却又偷工减料,还强自挖山,才有此难。”
  
  说完江南西路事,又有人猜道:“既然方才那官人乃是裴节度,怕是那姑娘便是沈家女儿了吧?”
  
  听得此话,泰半商贩俱是叹惋,却有一二没有反应过来的忙问道:“什么‘沈家女儿’?哪一个沈家?”
  
  便有人答他道:“原来守翔庆的沈轻云沈官人,他那妻子乃是冯老相公的女儿,后头翔庆出事,为了救个狗官,给西人……”
  
  问话的却是立时记起来了,不由得跟着叹一回,却是再道:“早年听得说沈官人是良臣能将,我只以为‘良臣’是实,‘虎将’却未必,后头才晓得,这话须不是乱说的,只是这一片忠心,托得不合,却是可怜了那一个女儿……”
  
  “可不是,当日听得那消息时,我只当做在听说书——便是再厉害的编书人也不敢这样瞎说的,偏是人家就能假死领着几百精兵转去吐蕃借兵,又联黄头回纥三部出兵,竟是这般从后头打到前边来,若不是庆阳守官拦阻不报,临洮也沦入西人之手,先皇得知消息之后,还不敢信,只顾犹豫不决,怕是咱们连西人都城都能围下来,怎会叫他白费一场心力,最后还失了性命?”
  
  一干人等围在此处说了片刻,至于有人来看品问价了,方才一哄而散,只是回来再看那园子门口,却是等到晚间也未再见得人有人出来,直到天色黑了,守卫们仍未散去,众人守着摊子到了半夜,见得行人渐疏,才各自散去,免不得嘟哝着猜一句“莫不是住在这园子里了?”
  
  ***
  
  沈、裴二人自然不清楚外头那些个商贩对二人家事津津乐道。
  
  一进园子,见得近处无人,裴继安便道:“已是起了那许多东西,也不差这一处了,我自叫人寻了送来便是,未必要自己来取,一路紧赶慢赶,好容易人到了,当要好好歇息一阵才是,难道竟不累?”
  
  沈念禾转头一笑,道:“哪里就要那样小心了?只是此处放了些家中私物,我只听爹爹说过,想来亲看一眼罢了。”
  
  自裴继安领兵入京,便同沈念禾分别许久,昨日方才见面,此时见得人面向自己笑,两颊虽还有些肉,只那脸却白生生的,同初雪一般,全无半点血色,哪里忍得住不心疼。
  
  然而他当着外人的面,一惯不愿意说体己话,此时也只好将情绪压下,道:“你要寻什么,我自来盯着取回去便是,何苦自己跑过来。”
  
  沈念禾微微一笑,见左右兵士站得都不甚近,便伸出手去,轻轻扯了扯他的袖子。
  
  裴继安反手欲要去握她的手,只是将将就要碰到,忽然醒得起来此时乃是在外边,这才把手顿在半空当中,又走近两步,拿袖子挡着,慢慢握住沈念禾的手。
  
  两人并肩往前走,不多时就到了园林一角。
  
  离京数年,这一处念园也修过两回,其中布局各有更改,然而那一株数百年的老榕树依旧立在角落当中,便是前头的石碑也无人去动。
  
  一旁早已排立着两列兵卒,沈念禾见状,也不耽搁,直接走到榕树之下,绕树行了几匝,寻到一处地方,又接过身边人递过的枯枝在地面画了一圈一丈长宽的地方,道:“就在此处,挖罢。”
  
  又指着那榕树树根一处地方,道:“此处劳烦要仔细些,不要伤了根。”
  
  得她这一句交代,兵士们动手时果然就轻手轻脚了不少。
  
  裴继安并不插话,等到诸人开始动作了,复才同沈念禾道:“此处园子里自有歇息的厢房,不如进去坐着等罢?”
  
  沈念禾却是摇了摇头,道:“原是家中旧物,也不知成什么模样了,还是亲眼看看来得好。”
  
  裴继安见她这般说,便不再劝,索性另有着人搬了交椅出来,叫沈念禾在边上坐了。
  
  因知道眼前这一个此一二月间已是将冯家、沈家不知多少金银贮藏之处全数说出,由着郭保吉使人四处挖掘,作为朝廷库银以恢复百姓田亩生计,那许多东西都献了,她从未问过一句,此时却对这念园一处地方如此在意,显然今日要掘的东西非同一般。
  
  本以为要费许多功夫,然而不过挖了小半个时辰,只听“咦”的一声,却是一名兵卒的惊诧之声。
  
  沈念禾早交代过地上所埋之物是非铁非铜,乃是陶瓷之物,是以众人都是用的小心翼翼,此时挖到地方,忙换了木铲,很快将东西起了出来。
  
  清洗之后,只见一个大大的封口瓷瓶立在地上,纵然已经埋在地下不知多少年,瓶身依旧光洁,外头釉色配色简单,可一看就让人知道这不是寻常窑里能烧出来的。
  
  裴继安也不叫人当场拆开,而是整个送去了郭府,又同沈念禾一同跟了过去。
  
  两人到的时候,郭保吉已是提前得了信,早早腾出功夫来,见得沈、裴两个,脸上笑意甚浓,也不问他们来意,而是当先同裴继安道:“上回我着人去问你那婶娘,她却只顾着打马虎眼,先说什么没有好日子,后又说什么新房未曾布置好,我同她说,让我安排人去办,房舍自有司楼监的人挑,日子由钦天监择选,偏那一处怎么都不肯答应,明明早在宣州时,我们两家就说好了由我为你二人主婚,怎么,拖到今日,却看不上我了?”
  
  又看沈念禾,关切地道:“怎么今日得见,不比从前气色,莫不是继安待你不好?”
  
  另问道:“我算算时日,年初已是出了孝,你爹若是泉下有知,也是决计不肯要你守够三年的……”
  
  郭保吉对二人态度,正像真正长辈待晚辈,尤其对上沈念禾时,更是温言和气,甚至连三餐都问候到了,等最后得了裴继安承诺,将来成亲之日,必定由他来主婚,复才抚须大笑,问道:“难得你二人一齐过来,可是有什么事情寻我?”
  
  沈念禾应声将自己请人去念园当中挖出瓷瓶的事情说了,又着人将瓶子小心抬了进来,道:“我听爹爹说过,此物乃是祖上所传,虽不值什么,却很有些渊源,便来同郭叔叔说一回,想一同拆开一看,若非什么要紧物什,便想带回家中做个念想。”
  
  郭保吉却是听得面色微变。
  
  他先前对着沈念禾时,形容莫不温和亲切,此刻却变转了口气,十分不悦地道:“而今朝中实在亏空,是以当日当日听你所说时,我才不能不要这样一笔钱财以做供养,可早已说明是借非献,将来自有归还的那一日,你如此行事,却叫我往后去得九泉,如何有颜面去见你爹?”
  
  语毕,立时就将手一挥,不肯再让打开,要叫众人把瓷瓶抬回裴府。
  
  沈念禾却是连忙拦住,解释道:“我非那个意思,确是不知其中究竟藏了什么,既是郭叔叔也说不过借用,将来自有归还那一日,眼下不过一齐拆看,又有什么不便宜的?”
  
  口中说着,已是着人将那封口打开,又小心把其中东西一一取了出来。
  
  此时乃是正午,堂中十分明亮,阳光照得瓷瓶之中托出了一只黑色大鸟形状的物什,不多时,又有一个匣子。
  
  匣子不知什么木质,埋藏多年,依旧不蛀不腐,倒是外头的铜锁已经锈得发青发黑。
  
  自有从人得了令,将那匣子撬开,却见当中满满当当,全是紫色南珠,珠子大小一致,浑如婴儿拳头,封了多年,此时重见天日,居然流光溢彩,不知能值几何,而南珠之上,更有一方玉璧,光华内蕴,一看就价值甚高。
  
  见了这南珠、玉璧,再去看那黑色似鸟状得东西,便有人认了出来,道:“怕是大雁罢?”
  
  沈念禾却是道:“这几样东西自充国库便罢,只是外头装的瓷瓶,我却想要留个念。”
  
  又笑着让人把瓷瓶翻转,对着瓶底的字迹道:“听闻这是前朝沈家瓷窑里头烧制的,眼下怕是找不到多少存世了。”
  
  郭保吉也不是没有见过世面的,本要将所有东西一并送回,一时笑道:“都取了沈、冯两家不知多少东西,哪里还缺这一样两样的!”
  
  然而两边推辞一番,见沈念禾执意只要那瓷瓶,他还是由着应了。
  
  等到二人走了,又过了大半个时辰,却听得外头一人脚步声,不多时,那人敲门而入,急急道:“义父,我听得说三哥同念禾来了府里……”
  
  他口中说着,在房中左右环视,果然不见裴、沈二人,却是站在原地,也不说话,只看着郭保吉。
  
  郭保吉见他进门,半点也不意外,轻声问道:“你同你三哥同在一朝,日日都能见面,此时匆匆而来,又是为了何事?”
  
  谢处耘一时语塞。
  
  郭保吉站立起身,行到谢处耘面前,将他按到一旁的交椅之上,自己并不落座,而是站在他对面,道:“沈念禾昨日回京,你夜晚还在宫中值戍,寻个理由便闹着要出来,被我让人拦了,今日又来此处寻她,是为着什么?”
  
  谢处耘握拳不语。
  
  良久,郭保吉却道:“她一个女子,尚且知道为朝献银,为国献策,你心中装的又是什么?”
  
  又道:“我已是同裴家那婶娘说定日子,过不得多久就把他二人婚事办了,届时一人是兄长,一人是嫂嫂,你自会晓得如何避嫌。”
  
  谢处耘沉默不语。
  
  郭保吉哪里会看不出他的心思,一时叹道:“朝中何等形势你难道不知?过不得一二月,另又有变动,等到此处尘埃落定,天下未婚女子,难道不是任你挑选,又何必如此?”
  
  谢处耘并不说话,只站起身来,道:“将来事情自有将来去管,而今早入了京,我尚且年轻,义父却正当时年,我娘去世多年,您也当再娶新人了。”
  
  他说完这话,也不多留,径直走了,等到回得房中,将门一掩,也不去寻椅子,就此席地而坐,发怔半晌,再起身时,早已恢复往常模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主宰 逍遥双修 都市古仙医 退下,让朕来 鬼门医尊 寒门崛起 恶魔法则 登堂入室 极品家丁 夜的命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