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诡三国 > 第3258章要什么

第3258章要什么

第3258章要什么 (第1/2页)

『骠骑军,一定会来偷袭!』
  
  曹休坚信这一点,他甚至将心中念叨的这句话说了出来。
  
  似乎是为了增加一些自我的信心,坚定自己的判断。
  
  在曹休前方的是刘柱和扈质,也是这两个前线将军在做一些『天怒人怨』的事情,曹休有理由相信这两个家伙吸引了大多数的仇恨值。毕竟给曹家当狗,就要有当狗的觉悟,当曹丞相有要求的时候,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上。
  
  曹休看着摊开的地图,琢磨着骠骑军究竟会在哪一个地方出现。
  
  峨嵋岭宽面很大,横贯东西,好几个垭口都有可能成为骠骑军出击的通道。如果让曹军进军,选择哪个垭口是一方面的问题,而如何防备骠骑军从另外的垭口通道突袭,又是另外一个问题。
  
  全部堵口,又意味着兵力分散,所以不如主动引诱骠骑军前来偷袭。
  
  曹休认为骠骑军就喜欢偷袭。
  
  曹休研究过斐潜的许多战事,包括其麾下战将,比如太史慈在内的那些战绩战例,然后总结出来骠骑军最擅长的,就是偷袭。
  
  毕竟骑兵机动能力摆在那边。
  
  曹休记得很清楚,斐潜进军关中,转战陇右,甚至是当年兵发许县,靠的都是骑兵的快速机动能力,撕破一个点的防线,然后迅速突进,直扑纵深,搅乱后方引起整条战线的彻底崩塌。
  
  尤其是太史慈奔袭邺城一战,更是给曹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年曹操要辛辛苦苦抵抗的袁军,却在骠骑的骑兵战术之下疲于奔命……
  
  所以,这一次,曹操就给骠骑军留下了香饵。
  
  而且,不止一个。
  
  『将主,骠骑军……真的会来偷袭么?』曹休的心腹问道。
  
  曹休将心神从地图上略微收回来一些,拿起一旁的水囊,喝了一口,点了点头说道:『必然如此。骠骑素来喜欢以快打慢,以少打多……可是他忘记了一点啊,这骑兵,要有战马才是骑兵,若是战马受损严重……』
  
  曹休的这句话,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从曹操到曹休,甚至包括刘柱和扈质等人一系列军事动作,其中一部分原因。
  
  牵制,消耗,使得对方折损兵马,也就等于是增强了自身。
  
  尤其是战马……
  
  谁都清楚,战马的消耗,尤其是在战斗之时的消耗,是比人还要更大。一旦后勤跟不上,战马就会很快的被削弱,耐力和体力都会大幅度下降。
  
  而为了针对于骠骑的骑兵战术,曹军采取了结硬营的方式,每一个营地都布置了大量的陷阱,拒马,绊马索等等专门用来针对骑兵的防御工事。
  
  曹军不怕消耗,甚至是欢迎消耗,而骠骑军则不然。
  
  当然,这句话曹休不能说,但是在曹操等主要曹氏将领心中,却成为了一个默契。
  
  『只要骠骑军来偷袭,就必然折损,折损一多,就控制不住这么大一个峨嵋岭!』曹休将手按在了地图上,『要流民,要战马,还是要峨嵋岭,骠骑总是要选一个!』
  
  曹休不相信骠骑能够全都要。
  
  因为依据曹休的经验,流民就代表了无穷无尽的麻烦,要住所,要吃食,拉屎拉尿挡着兵卒的道,说不得还跟骠骑的战马抢吃的,因为在流民眼里,战马都能吃豆料,凭什么他们不能吃?他们吃的都比不过牲口,肯定会爆发剧烈的争斗……
  
  还有曹军混杂在其中的人一定会搞些动作,随后就是镇压和杀戮,骠骑军的注意力会被分散,兵力也会被分散,若是在偷袭刘柱扈质的时候再损失一些兵马,那么曹休他的机会就来了。
  
  绝佳的机会。
  
  这就是曹休所想要的。
  
  曹休深信自己的计划一定能够成功。
  
  ……
  
  ……
  
  人的这一生,究竟是要什么,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钱财?
  
  权势?
  
  爱情?
  
  亲情?
  
  还是其他的什么……
  
  有人说,小孩才做选择,大人全都要。
  
  但是这个人没说后半截的话,就是全要往往是全都要不到,单一选项都很难,更何况是全要?
  
  王蒙曾经也以为自己活得很透彻,对人生看得很明白。
  
  人么,不过就是眼一闭一睁而已。
  
  睁开了,活着,闭上了,死去。
  
  所以他对于山东的一些事情都看得很开,什么世间的昏暗,世态的炎凉,都不如青楼一壶酒,什么大汉的未来,社稷的兴盛,都不如食肆一盘菜,人生苦短,漫漫长夜,今日钱财今日尽,明日烦忧明日说。
  
  来当奸细卧底,也是因为他的钱花光了,然后曹军给的赏金高。
  
  谁都清楚来这里做奸细卧底,风险很高,但是在曹军当中当大头兵的风险就不高了?
  
  结果王蒙也没想到,在峨嵋岭之地,他看见了让他怀疑人生的事情。
  
  因为怀疑,所以思考。
  
  他在山东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
  
  没错,如果按照后世的词语来说,王蒙的一生,至少是他的前半生,几乎都是在选择躺平的。有饭就吃,有钱就花,根本就不想什么明天不明天,对于未来没有任何的规划,也不抱任何的希望。
  
  因为最终的结果都一样,无论选择无奈的躺平,还是奋斗到面目狰狞,都一样,都是被那些士族子弟踩在脚底下。
  
  因为在山东之地,总是有这么一些人,无论怎么折腾,怎么胡乱搞,他就是能成功。
  
  而王蒙永远不属于这些人。
  
  在山东,成功就是为这些人量身定做的,成功对他们来说唾手可得,轻而易举,根本就不需要耗费太多的脑力和体力,甚至是别人前期都做好了,然后等着他们来成功。
  
  原因么,大家都明白。
  
  而这样的成功越来越多,像是王蒙这样的成功概率就越来越小,那么不管他努力还是不努力,面对的往往都是惨烈的失败。
  
  既然结果都差不多,那不如躺平来得更舒适。
  
  在王蒙小的时候,他听着官府官吏在高声呼喝着,『强汉兴邦,四海一家!』
  
  他相信了,他以为大汉真的如同官府官员宣称的那样的民族融合和国家强盛。
  
  旋即西羌之乱爆发了。
  
  后来又有衣冠齐整,相貌堂堂的饱学之士,乡野名士在捻须而笑,『垂手而治,天下太平!』
  
  他相信了,他以为大汉在所有的读书人的维护之下,政治安定社会和谐。
  
  结果黄巾之乱来了。
  
  再往后,又有山东名士振臂而呼,『为国而战,清除贼逆!』
  
  他还是相信了,他以为只要打杀了董卓,消灭了国贼,那么大汉就能重新获得幸福和安康。
  
  结果再忍一忍来了。
  
  至于此类的话语,在山东之处还有很多。
  
  比如体现了农业在汉朝社会经济中的基础地位的,『农桑为本,百业兴旺!』
  
  流民失所,颠沛苦难无人理会。
  
  也有强调家庭伦理与国家治理的相似性和重要性,『孝悌之道,家国同构!』
  
  郭巨杀子养母,然后说他挖出了一坛黄金,然后一群人在高声赞扬。
  
  还有体现了汉朝法律制度的严格和完善的,『汉法严明,治安无忧!』
  
  这倒是没错,毕竟当年杀得徐州千里无鸡鸣,治安真太平……
  
  人总会有追求的,在追梦的路上,都会遇到沟沟坎坎,小溪小流,这都十分正常。小沟小壑的,迈开步子就能跳过去,甚至这个沟有点深的话,可以跳进去,然后再慢慢爬上来,总能迈过去,跨过去,爬过去。
  
  但是在山东呢?
  
  若横亘在面前的不是普通的小沟坎小溪流,而是鸿沟,是亚鲁藏布大峡谷,峡谷对岸确实是风景宜人,绚丽多彩,但要现在没有筋斗云也没有云梯,更没有通天梯,若是真的就这么肉身起跳,导致的结果就有一个,跌的粉身碎骨。
  
  那谁还选择去搏命的一跳?
  
  与其说王蒙放弃了攀爬,跨越,不如说在山东这个熙熙攘攘的环境当中,没有给他第二种的选择机会……
  
  为什么在大汉山东,游侠特别多,青楼特别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主宰 逍遥双修 都市古仙医 退下,让朕来 鬼门医尊 寒门崛起 恶魔法则 登堂入室 极品家丁 夜的命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