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景帝纪事 > 70 第七十章 冤案

70 第七十章 冤案

70 第七十章 冤案 (第1/2页)

景帝那夜随口道来要为卫衍新建一座永宁侯府,实际上不能算是哄骗他的谎话,第二日内务府就接到了筹建新侯府的旨意。
  
  不过,因为景帝的吹毛求疵,导致这件事情的进展非常缓慢,整整三个月的时间过去,单单是选址还没能定下来,其他的事就更不用提了。
  
  卫衍一开始对这事很有兴致,认真地和皇帝讨论他的新府邸到底要座落在哪里为好,还在皇帝的撺掇下于公事闲暇之余,陪皇帝一起溜出宫去实地考察,不过接下来在被皇帝因这个理由否决,那个理由推翻多次后,他的热情迅速减退,过了三个月,他基本上什么意见都没了,只求皇帝能早早做出决定,至少先把地方定下来,好歹能让他看见一丝动土开工的可能。
  
  整个春天,君臣二人就在有关新侯府的种种设想中渡过,日子于他们二人,始终是优哉游哉着缓缓过去。
  
  天熙七年的春末对很多人来说是灾难的开始。
  
  春末,朝廷收到消息,说荆州有幽王余孽作乱。
  
  这场动乱其实波及的范围并不广,因发现得早,动乱爆发地官府反应迅速,很快就调军镇压了下来。但是这场动乱的后果却影响深远,在随后的几年,陆续有朝臣被牵连,最后砍下的脑袋,或许并不比“逆王案”风波初始少多少。
  
  此事首当其冲的就是荆州知州。幽王余孽在荆州隐藏了数年,招兵买马,收拢人心,犯上作乱,荆州知州事前没有察觉一丝异样,事后又没能将逆贼一网打尽收拾干净,怎么样都逃脱不了被朝廷治个玩忽职守之罪。而知州以下的官员,也因种种原因,很快就被牵连进来。
  
  虽然这桩案子闹得动静挺大的,但是与卫衍,与卫家并没有多大的关系,所以卫衍的日子还是如往常那般,琐碎而平淡地一日日过下去。
  
  那年入秋以后,卫衍又一次被皇帝赶到了西山行宫静养。
  
  卫衍现在领的已经不是闲职,若是像以前那般动辄消失个数月,他下面的那些人怕是会乱套,所以他坚决不同意皇帝的做法。他好说歹说之下,皇帝最后终于让步,让他去住上十天半月意思意思就算数。
  
  卫衍是在西山行宫见到方明生的。
  
  方明生并不是什么大人物,他只是荆州合丰府垅安县的一名清贫书生。一介布衣,想要进入皇家禁地,接近堂堂永宁侯并不是易事,但是有卫家子侄相陪的时候,这事就变得容易了。
  
  在见过方明生的那一夜,卫衍彻夜没有合眼。第二日,他就回到了京城。
  
  “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景帝见到他时有些讶意,按他们原先说定的,卫衍至少还要在西山行宫住上十来日,才会回来,他有些不明白,卫衍为何突然回京了,“难道说想朕了?”
  
  皇帝这么说的时候,声音里面有着淡淡的调笑味道。
  
  “臣收到一份万民请愿书,呈来给陛下过目。”卫衍却没有笑,只是恭敬地呈上了一份锦帛。
  
  景帝对着跪在下面,将手上的锦帛高举过头的人,无奈地摇头叹息。这么多年过去,卫衍始终不解风情,也不懂他的心意,实在是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他只能起身走到卫衍跟前,将他手里的锦帛接了过来,顺手将他扶了起来。
  
  “拿来给朕吧。你回来了也好,内务府刚送来了新府邸的图样,快过来和朕一起参详参详。”很快,两人的话题被景帝诱导着开始围绕着新府邸打转。
  
  第二日,卫衍下差回宫后,问起那份万民书的事,景帝回答他“在看”。
  
  第三日,卫衍又问起,景帝回答他“还在看”。
  
  ……
  
  第不知道多少日过去,卫衍再问,景帝终于回答他“看过了”,然后再也没有下文,转而又用别的话题扯开去。
  
  “陛下。”卫衍没有想到,什么都不做,就是皇帝看完那份万民书后的决定,他在皇帝面前长跪不起,“臣恳请陛下,下旨彻查此事。”
  
  “卫衍,此事与你,与你卫家并无多大干系,你将它呈到朕面前,就是尽力了,何必要追着这事不放。”那份万民请愿书上的案子,由荆州上报刑部审核,大理寺复核,最后呈到景帝案前御批裁决,早已成定局。
  
  景帝就算现在知道了这里面有冤屈,也不想再重提此事,真要彻查下去,经手此案的一连串官员,恐怕都会有些麻烦。
  
  “朕一直以为你讨厌他,才将他远远打发了,没想到你竟然会为了他要和朕闹。”景帝没法让卫衍起来,只好蹲在他面前,和他好好说话,“听朕的话,这事你已经尽到力了,不要再管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主宰 逍遥双修 都市古仙医 退下,让朕来 鬼门医尊 寒门崛起 恶魔法则 登堂入室 极品家丁 夜的命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