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匠心 > 854 “第二次”见面

854 “第二次”见面

854 “第二次”见面 (第1/2页)

走进镜头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皮肤黑而粗糙,一看就是天天在外面风吹日晒的样子。
  
  不过他眼睛很大,而且黑白分明,有一种孩童般天真的感觉,非常引人好感。
  
  被摄像机这样对着,他明显有点局促,把手里的帽子揉了又揉,过了一会儿才开口道:“我是滇边白云村的人……”
  
  他说的是普通话,乡音有点重,不太好懂。但他声音很好听,听起来很舒服,所以稍微适应了一下之后,观众们也就习惯了。
  
  他是滇边白云村的人,盛产茶叶,这灶是他们那里的特产,主要还是用来炒茶的。
  
  他们那里地理情况很特殊,同一座山,上下可能有五六种不同的气候和地质情况,相应的产出来的茶叶种类也比较奇特,同一个季节和时间段可能有五六种不同的茶叶出产。
  
  这在当地,有一山六茶的说法。
  
  茶出来了就要炒,有的要发酵成红茶,制作手段多样,需求复杂,于是这种灶就应运而生了。
  
  这种灶在他们那里叫南茶灶,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流传下来的,也就在本地有几座,而且越来越少。
  
  到现在为止,还在用的只有一座,其余的已经全坏了。
  
  这灶的结构确实有点复杂,修理方法早已失传,所以坏了就只能坏了,没有其他办法。
  
  好在现在科技比以前发达得多,各种炉灶有的是,一样能完成制茶工作,也不在乎坏掉的这几个灶,甚至还有人想过把它们拆掉,就是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动,到现在还放在那里。
  
  偶尔也会有人怀念以前的南茶灶,它不知道经由哪位大师之手,专门就是为了这里采茶制茶的特殊情况设计的,要论方便,现代的这些也有不如。
  
  如果能修好了就好了……
  
  结果他们就迎来了国家文物局的光临。
  
  他们不知道是从哪里知道这种灶的存在,就是专门为了它而来的。
  
  他们研究考察了剩下的这个南茶灶,摸透了它的结构,顺便把剩下几眼坏掉的灶也全部都修好了。
  
  同时,他们发现南茶灶能达到这么好的效果,跟当地的土质关系很大。当地的山土有点类似一种高岭土,烧制之后会硬化,保温透气效果都非常出色。
  
  这种土当然不止可以使用在制灶上,还可以拓展它的用途,成为当地的又一产业。
  
  ——其实,当地茶叶虽然多样,但质量只算一般,早就有点发展不起销路了。文物局这次来,算是给他们打开了新路子,他们完全可以进行全新的尝试了!
  
  “又是?”
  
  “脱贫致富?”
  
  听到这位滇边人的话,不少观众迅速想起了上次流金竹的事情,开始惊讶地在弹幕上七嘴八舌。“真有意思,一边修古建筑,一边让老技术焕发新用途,帮助当地脱贫致富,这感觉,有点牛的啊。”
  
  “是的是的,而且这全是当地自己的技术啊,取之于人用之于人……”
  
  “宿命的感觉!”
  
  或许真是宿命,也或者只是巧合。
  
  总之,这次直播又是一次极好的宣传,也帮南茶村打响了名气。
  
  从网上可以看出来,很多人甚至已经把那里列入了自己的旅游计划,想看看一山六茶,六茶一灶是什么样的感觉。
  
  当晚,范若子正式在五味斋做了顿饭,大家一起围坐在厨房外面的圆桌旁边,热热闹闹地吃了一顿。
  
  范大师傅手艺确实是好,满满一桌菜,每样有每样的特色,每样有每样的极致。
  
  席上,他盛赞五味斋这厨房好用,不光是南茶灶,别的设施用具也都极其合理,有些设计现代厨房都可以参考,当年设计它的工匠是用了大心思的。
  
  不过,许问还是忍不住悄悄跟连林林的手艺比较了一下。谁高谁低他不好说,但他个人觉得林林的手艺更合他的胃口一点……
  
  吃完饭,他一个人收拾。
  
  范若子宋继开他们也没跟他抢,毕竟这场地用具全是古物,也是许问的私产,用完了,还是要由他亲自保养一下的。
  
  收拾完了,他关了灯。是电灯。
  
  许宅修复工程一开始就包含了水电网络,修复后的许宅,终究不是以前那个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主宰 逍遥双修 都市古仙医 退下,让朕来 鬼门医尊 寒门崛起 恶魔法则 登堂入室 极品家丁 夜的命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