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天工柱国 > 第四十五章 朝议

第四十五章 朝议

第四十五章 朝议 (第2/2页)

钱进在杨梅诗会上听方仕说起过梅大家的大名,因此不免多看了老先生两眼。
  
  梅若亭执掌国子监,又是理学大家,年纪虽已过耳顺之年,身体却还健朗,要不怎么能大半夜的把皇帝从居庸关给请回来?不过,他最有特色的便是发白的眉毛垂下几寸,像极了画里面的老寿星。
  
  听得皇帝发问,梅若亭的身体微不可查的哆嗦了一下。不过,为了当得起“梅大家”这一称号,他还是挺了挺腰杆,挪动那极不情愿的身躯向前走了一步:“禀陛下,这钱粮的事一直都是户部在管,老朽不敢僭越。”
  
  仁武皇帝轻哼了一声发泄不满,又问督察院右副都御史孙明书道:“孙御史,你总督十二路漕运运军,就没啥要跟朕说的吗?”
  
  孙明书不到天命之年,虽然是一名文官,但身材比较魁伟。他迟疑了一下,最后还是挺了挺他那个大肚腩,上前奏道:“禀陛下,这漕运之事,微臣只管沿路押运,却是不问收缴之事的。臣……一时也想不到应对之法。”
  
  皇帝听他这话也不好发作的。毕竟人家刚刚才把今年的漕粮运到了京城,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剩下的六部尚书还有其他科道官,他已经没有兴趣再问下去了,想必都是“不敢逾制”、“尚未想到应对之法”等推诿之语,问了也白问,浪费口舌。
  
  最后,仁武皇帝将目光投向李首辅,眼中也柔和了许多。
  
  皇帝新登大宝的时候,难免有官员欺负新帝没有根基,便是首辅一句话令宵小之徒偃旗息鼓。后来,首辅更是出任帝师,每日传授治国之道,在皇帝心里是定海神针一般的存在。
  
  似乎感受到皇帝的目光,李首辅轻轻弹了弹衣服,轻轻抬脚往前踏了一步。
  
  众人见状,都松了口气。有暗自庆幸不用被皇帝点名的,也有对首辅信心满满的,唯独没有人敢看笑话。陈国的粮银短缺也不是一年两年了,哪一次不是被首辅轻轻化解?
  
  众人尚在各怀心事的时候,李首辅那边已经奏道:“禀陛下,若是个丰年,每年北运的漕粮有不下350万石,只是去年山东、河南,以及南直隶北部(今安徽)受冰雪灾害严重,北运的漕粮多有挂欠,才会导致漕粮缺额。今年是个风调雨顺之年,有漕六省的秋粮收成应该不错。”
  
  “那依太傅来看,眼下该如何应对才好?”皇帝急于知道应对之法,说话时身子已经有些前倾。
  
  首辅似乎不急着讲出答案。难得今日陛下对这些国事起了兴趣,他若不抓住机会施教一番,那他就不是首辅了。
  
  “陛下,这几年我大陈可说是小灾不断,皇家体恤百姓,多有开仓施救,眼下京、通二仓的存粮不过二、三十万石。可如今六军官兵皆举新漕待饮,若是不发粮饷恐生变故。”
  
  “太傅所言极是。我高祖皇帝定鼎天下以来,便将‘天子御守国门’定为国策。边区苦寒,若是让将士们连饭都吃不饱,还谈什么戍守边关?”
  
  首辅对皇帝的应答颇为满意,便说道:“陛下不忘祖训,不愧是‘仁武’之君。依老朽看,今次北运的漕粮应优先确保官军所需。至于京城的粮缺,那也不能小视。要知道每逢灾年,便有许多百姓逃难到京城来,可知这是为何?”
  
  “那是因为京城里面有朕……”
  
  “不错,只要有天子在,老百姓心里就不会慌,毕竟天子脚下总不至于饿死人。不过,若是京城也没有粮食,那只能眼睁睁看着悲剧发生了。因此,老朽恳请陛下发令,火速从有漕六省调运秋粮50万石入京,以解缺粮之急。”
  
  说罢,李首辅又返头望了望朝中的文武百官,笑道:“至于京城官员的俸粮……我陈国遭逢灾年,官员们怎能不替陛下分忧,便以胡椒粉代替半年俸禄吧。”
  
  仁武皇帝听得此话,连呼三个“好”字,当即便命准奏。钱进及各位侍讲笔动如飞,将陛下旨意记录在案。
  
  写完之后,钱进轻轻吐了一口气。
  
  这份差事不累,只需讲皇帝和大臣讲的话拣紧要的记录便可。不过,钱进总算领教了首辅这位“超级补锅侠”的手腕,不光三言两语就把问题给解决了,还给陛下上了一堂课,顺带敲打了一下文武百官:不要以为皇帝年轻就不把他当回事。
  
  注:①有漕六省:山东、河南、南直隶、浙江、湖广、江西六省;
  
  ②通:指通州;
  
  ③月粮:指官军每月的基本口粮,区别于“行粮”。
  
  ④九陵卫:蓟州总督管辖区域,含昌平州、怀柔县、顺义县、长陵等九陵卫。
  
  ⑤行粮:指行军途中或在外执行任务时加发的粮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主宰 逍遥双修 都市古仙医 退下,让朕来 鬼门医尊 寒门崛起 恶魔法则 登堂入室 极品家丁 夜的命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