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魏能臣 > 第二十四章趁丧出兵,克复中原!(上)

第二十四章趁丧出兵,克复中原!(上)

第二十四章趁丧出兵,克复中原!(上) (第1/2页)

深夜,成都-丞相府大堂中,灯火通明,亮如白昼,不时有属官进进出出,忙碌着各种公务,每个人胳膊上都系着一条黑纱布!
  
  按照古礼,君主驾崩属于国丧,臣民们必须‘斩衰’三年,就是三年之内不婚娶、不吃肉、不喝酒、不穿新衣服,也不能有娱乐活动!
  
  不过战乱年代,一切从简,诸葛亮与文武重臣们商议之后,决定效仿汉文帝驾崩之例,普通百姓只戴孝三天,三天后一切恢复正常,不要耽误了民间正常生活。
  
  文武官员戴孝三个月,也不必太过繁礼多仪,胳膊上系一条黑纱布就可以了,其余事情皆不禁止,这道政令下达之后,立刻引来无数人称赞,都说诸葛丞相因俗简礼,方便于民,实乃治国之良才也!
  
  ……
  
  “刷!--刷!”
  
  大堂中央放着一副巨型沙盘,赫然是整个华夏版图,山川、河流、平原、城池,标注的清清楚楚,上面还插了很多黑、红、青三色旗帜,分代表着曹魏、蜀汉、孙吴三方势力,诸葛亮手持鹅毛羽扇,站在旁边仔细研究着,还不时挪动一下旗帜!
  
  国君新丧,人心惶惶,这个时候调动一下兵马,防守好巴蜀、荆州的地盘,本是合情合理之事,可是有眼尖的相府属官发现,丞相大人正在推演的沙盘,不是防守,而是进攻!
  
  古礼有云:‘趁丧出兵,大不义也!’
  
  就是说一个国家的君主去世了,纵然是深仇大恨的敌国,也不能在人家丧期内出兵攻打,否则就是大不义,会遭到天下人唾弃的,正义感强的国家还会联军讨伐呢!
  
  春秋初期,礼乐尚存,一些小国面临敌军压境,又无力抵御之时,国君往往自己抹脖子,或者上吊,用国丧迫使敌国退兵!
  
  春秋后期,礼崩乐坏,这一招就不太灵了,比如长平大战后,趁着赵国举行国丧之机,燕国就大举出兵攻打,夺取了十几座城池,不过这种行为还是会受到谴责的!
  
  同样的,举丧国家三年之内,也不能出兵攻打别国,要好好的修心养性,怀念先君,可诸葛亮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准备来一个趁丧出兵,克复中原!
  
  诸葛亮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深思熟虑过的,这一仗非打不可,理由有三:
  
  其一,经过三年多的修养,蜀汉已经逐渐恢复了元气,有实力出兵打上一仗,进行灭国战或许差点,局部战争绝没问题。
  
  而且国君新丧,人心哀伤,本着哀兵必胜的原则,正好可以鼓舞全军士气,发挥出超强战斗力!
  
  其二,跟随刘备创业的文臣武将们,正在逐渐的衰老、生病、逝去,不趁着现在出兵北伐,再过上十年八载的,只怕想打都打不动了。
  
  要知道,在人才的培养、储备方面,蜀汉、孙吴加在一起,也远远比不上曹魏,因此越拖延越是不利,晚打不如早打,早打还有一些希望!
  
  其三,知道蜀汉正举行国丧,短期内不宜出兵北伐,魏国君臣肯定会掉以轻心,各地驻军也会疏于防范!
  
  利用这种‘灯下黑’的心理,蜀汉突然出兵北伐,必会打魏国一个措手不及,进而取得巨大战果,就算不能克复中原,起码夺下几个郡吧?
  
  考虑以上几点,再好好的谋划一番,诸葛亮认为此时出兵北伐,自己起码有六七成胜算!
  
  蜀汉、曹魏实力相差太大了,能有六七成胜算就相当不错了,如果错失大好机会,过几年再出兵北伐,只怕三成胜算都没有了。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诸葛亮没好意思说出来,自己投奔刘备集团以来,一直是坐镇后方,负责筹集兵员、粮草、赋税之事,虽然贡献非常之大,本身却没有像样的军功!
  
  如今自己身为摄政丞相,总领蜀汉一切军国大事,若不树立起崇高威望,如何号令那些骄兵悍将,又如何让大小官员俯首帖耳?
  
  欲树威望,必建军功,故而自己必须出兵北伐,打一个漂亮的大胜仗,让天下人都知道一下,卧龙文能治国,武能安邦!
  
  话又说回来了,先王尸骨未寒之际,自己就要大举出兵北伐,只怕很多人会反对的,这就需要先统一内部思想,而后才能促成此事!
  
  “启禀丞相大人:尚书令、御史大夫、成都令……以及诸位将军都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主宰 逍遥双修 都市古仙医 退下,让朕来 鬼门医尊 寒门崛起 恶魔法则 登堂入室 极品家丁 夜的命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