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言者无罪--怀念史官 > 全文

全文

全文 (第2/2页)

同时,他加紧训练了五百骑兵,配备了同样数目的敏捷而勇敢的步兵。这些步兵在战斗中跟骑兵配合。骑兵撤退时就退向步兵那边,如果发生紧急情况,步兵们便迅速的冲向前接应,如果有骑士受重伤从马上跌下来,步兵们便立在四周团团围住保护他。如果需要前进得更远或撤退得更迅速,步兵的速度也练得非常之快。他们攀着马鬃,半借马力随同骑兵一起进退。
  
  由于防御攻势,草原铁骑不能有效的进攻宋军。而一旦宋军准备好,趁其不注意,轻而易举的骚扰了这些草原铁骑。草原铁骑在这种疲乏而徒劳无功的进退中,很快丧失了信心。趁其不注意,李孝忠命令这支新奇的马步军组合袭击草原铁骑。一时间,草原铁骑纷乱而散,大败而逃。这次决定性的毁灭让草原铁骑对宋国另眼相看,从此远远的离开了宋国。
  
  李孝忠因其杰出的保卫才能,获得了宋国的一致好评。甚至有大臣愿意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李孝忠为妻。李孝忠拒绝了。他知道,一旦在宋国有了家室,他日重返陈国就不大可能了。为什么要重返陈国?因为陈国有个规矩,旧的史官没死,新的史官就不能继任。李孝忠必须回国记载历史!
  
  李孝忠和宋国国君探讨儒家道义,心心相通,有时彻夜长谈,竟一点也不觉得疲倦。宋国国君许诺李孝忠道,若他日你要返回陈国,我一定鼎力相助。李孝忠一听,慌忙下跪,向宋国国君行了个大礼。国君问道,不过我不明白,你的国君将你全家杀戮,你却依旧如此眷恋这个国家,这是为何?李孝忠顿时泪流满面,我知道对不起家人,可是……可是当年孔子修《春秋》,皮里阳秋,为我们后代史官做了榜样,我怎么能因私仇而放弃国家的史实记录呢。说罢仰天长啸,泣血如雨。宋国国君见他满腔忠心,长啸惊人,是以愈加佩服他。
  
  五,决意回归
  
  在宋国的三个月里,李孝忠虽然得到国君热情而周到的款待,又获得宋国军民爱戴,但每天晚上,揽书而读,他的内心深处就回响起一个渴切的声音。回去,回去!回去……
  
  陈国国君依旧没有原谅他,因为国君已经没有原谅这条退路。虽然国内舆论使他觉得惭愧,并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但杀戮之后,血之债,岂可轻易消解?在这种想法下,国君日日惴惴,生怕李孝忠潜来行刺。
  
  李孝忠在宋国献计献策,帮助宋国提高生产,增强军事力量。他让人们采用轮番耕作的方式,充分利用土地。又劝说宋国国君开诚布公,广开言路,确定了言者无罪的原则。一时间精妙的点子源源而来。宋国悦近而来远,不久人口就翻了一倍,由于临近国家人民逃离,那些国君只好连国土也送与宋国,以求做宋国显赫大臣。宋国势力于是上升为诸多国家中的前几位。
  
  眼见自己大功告成,李孝忠向宋国国君表明了要回去的意思。国君急道,现在回去,你肯定会被国君处死。李孝忠凄然道,当日我逃走,的确是不想死,因为那时我把记载了陈国一年历史的竹简烧掉了。我逃出来就是为了补正这段历史。如今大功告成,若不回去,陈国无史官,将来事情更难办啊。国君见他去意已决,知道挽留不住。国君道,那这样好了,我派军队护送你回去,如果国君对你不利,我就让大军攻打陈国。李孝忠道,万万不可,岂能因一人而起烽火。国君道,那……你总不能白白送死啊。李孝忠没说话。国君见他想单独呆会儿,退了出去。
  
  当国君再次前来探望李孝忠时,他已经偷偷离开。桌上留了张纸条,写道:“一人之死,何足挂齿,但愿国君坚持言者无罪的原则,广开言路,发展实力,他日一统天下,则万民泽福矣。”国君见罢信,叹了口气,急忙召来武将,吩咐事情。武将得令,匆匆而去。
  
  李孝忠一路东行,渐渐到了陈国境内。但见四野荒芜,人烟罕见。黄沙漫漫,惟有凄凉。他心里升起一丝难以掩逾的悲痛,不由泪水横流。记载历史的史官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劝诫国君行善事,为造福百姓的政策,而自己外逃,弃百姓于不顾,岂不罪大恶极。
  
  想到这里,他心里惟有的一丝对死的恐惧消失得干干净净,甚至恨不能即刻在陈国宫城,哪怕是体验刀锋的快意。李孝忠日夜兼程,很快回到了陈国都城。
  
  与此同时,宋国的军队在武将催促下,也飞速向陈国边境推进。陈国和宋国以及南国处在三角位置上,相互之间皆有抵牾。南国见宋国军起,也暗中戒备,兴了一支精兵往三国交界处进发。宋国国君的使者也飞马而去,赶在李孝忠之前把国君的书信传给了陈国国君。
  
  那是一封劝谏之信,从宋国国君角度来看,是劝谏陈国国君好好对待如此一位优秀的人才。但对陈国国君而言,这就是威胁,是带着嘲笑的耻辱印记。
  
  当然,作为第三者是无法知道宋国国君写信的真正意图的。
  
  六,瞬息万变
  
  陈国国君听到李孝忠回来这个消息时,正在后花园赏花。他折断了一枝月季。随后探子报,宋国军队兵临城下,南国军队也蠢蠢欲动。
  
  李孝忠给国君跪下,深深的叩头,表示请罪。然后抬起头来,一日为臣,终身为臣,我回来了,现在杀我也不迟。国君惭愧的看他一眼,没有说什么。李孝忠又说,我没有别的请求,只求国君别把我关进大牢,否则我国历史将难以为继。
  
  国君突然愤怒道,没有国家了,还有历史可言吗?李孝忠一愣。
  
  国君道,你要是回来报仇,杀我就是,如今大敌压境,你让我把祖先留下来的土地丢给别人,这可是陷我于十八层地狱呀!李孝忠并不知道宋国国君派兵之事,一时懵了。国君见他不言语,冷笑一声,来人,把他押下去。
  
  随后陈国军队迅速被召集,金戈铁马,生灵涂炭之悲剧又将上演。
  
  探子回报宋国国君,说李孝忠已经被抓起来,国君恸道,早知如此,何必回去!这是人意而非天意啊!遂令前线武将准备攻打陈国。
  
  李孝忠从守卫嘴里得知情况,忙请人传信要见国君。国君不理会他。李孝忠急了,趁吃饭间隙,打倒看守,竟硬生生从牢房里逃了出来。
  
  李孝忠顾不得国君的惊愕,拜伏而语:臣下的确没有半分亡国之念,当日直言,也全为国家着想,虽然家人遭难,但我仍旧愿意为国家尽自己最后一份努力。国君冷冷道,你如何努力?李孝忠道,劝回宋国军队。国君哈哈大笑,你当我是三岁童子,想逃跑还能找这么好的借口!
  
  李孝忠心里突然升起一丝愤怒。他严肃道,若是逃跑,我去宋国,锦衣玉食,为何还要回来?若是逃跑,刚才我直接走就行了,用得着来见你吗?国王点点头,我也这么想,但是谁知道你是不是用这种心理麻痹我,然后赢取宋国的战功呢?
  
  李孝忠哈哈大笑,赢取战功?多年来,我一直秉承史官职责,为国为民,甚至叫忍辱负重,连家人生死我都不放在心上,区区功名,何足挂齿!
  
  李孝忠激动道,当年我祖父忤逆上意,被杀害,为了记载历史,我叔祖父又抱简前来,随后叔祖父被杀,我父亲又前去。你知道他们说的一句共同的话吗?国君不由好奇,却听李孝忠道,那句话是:杀了我不要紧,因为我们家里正有人抱着竹简赶来。我不是怕死,也不是想要功名利禄,只是想恪守祖宗遗训,记载好国家历史,正像你要好好守卫祖先留下的疆土一样。
  
  国君沉默了一会儿,朝他挥挥手,你去吧。
  
  李孝忠来到宋国军队前面,引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武将把李孝忠的请求传回了宋国。国君即刻来信,撤军。宋国军队撤走了,边境恢复了平静。
  
  陈国国君不久患病,卧床不起。李孝忠的史书上写道:国君病,国亦病。
  
  七,结局
  
  陈国国君自感病危,不久于人世。
  
  当夜,月色如华,国君来到后花园,忽见天上宫阙,群星闪耀,却无法敌过月亮之光。国君微微一笑,纵然臣下英明,若非我国君明断,又有什么用呢。而自己竟不久于人世!想到这里,不由叹息。
  
  李孝忠也在宫城的另一个地方仰头望月。那时他正好把陈国的历史补正到了三天前。这时,一阵微微眩晕袭过全身。他突然一愣,随即惊道,这可是不祥预兆啊!也许是自知天命,李孝忠挑灯夜战,将竹简整理成册,注解后封于书房,又写了一封信,压在床头,然后静静的躺在了床上。
  
  第二天早上,国君传令李孝忠进屋朝见,却得到消息,他已经于清晨逝去。国君一听,先是一愣,随后惊厥,一口热血吐出。不久国君也离开了人世。
  
  一时恩怨,烟消云散。李孝忠并无后人,因为国君当日斩草除根,竟未为其留下一人可为史官。
  
  而宋国得知李孝忠之死,国内竟集体哀悼。南国大臣南宫万也派人前来。以表示其哀痛与歉意。
  
  陈国随后的国君大征国内李姓人氏,拜其能者为史官,并确立了言者无罪的原则,开诚布公,广纳贤言,以成大事。
  
  后来出了位史官,后人称呼其为司马迁,他是秉承历代史官的优良传统,终于写成一代巨著。那时,已经是李孝忠死后多年。
  
  后记:倘若大家有兴趣,可去阅读那本古老的《东周列国志》,其中对史官的描述,非用一个可敬才能形容,虽然用后现代的颓废观点看来,那是迂腐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主宰 逍遥双修 都市古仙医 退下,让朕来 鬼门医尊 寒门崛起 恶魔法则 登堂入室 极品家丁 夜的命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