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五百九十九章 环庆路就是绞肉机

第五百九十九章 环庆路就是绞肉机

第五百九十九章 环庆路就是绞肉机 (第2/2页)

逼迫党项人要么放弃这个突出部,要么就持续投入。
  
  而党项会放弃?愿意放弃这个地区吗?
  
  答案是不会,也绝不愿意!
  
  理由,范仲淹已经说清楚了——据有此地后,党项就可以通过这一地区,切断大宋环庆路和鄜延路的直接联系,使环庆路和鄜延路的军队、粮草,不得不绕一个大弯。
  
  同时,拥有此地,在宋夏和平时代,可以利用这一地区的地理优势,从而吸引大宋的奸商们,源源不断的前往这些地方的榷市交易,向党项人提供他们亟需的各种物资。
  
  所以,这一地区,对党项来说,不仅仅是个战略要地,同时还是经济命脉,绝不容有失。
  
  如此一来,党项以宥州三四万户的丁口,必然支撑不起在白豹、金汤、后桥三地的消耗。
  
  就只能去灵州、夏州、洪州等地运粮。
  
  所以,一旦宋夏交兵,大宋就只需要在这一地区投入兵力,就可以引诱党项来战。
  
  从而给其他方向,减轻压力,并达到消耗、放血的目的。
  
  过去的数十年,无数次的战争,一再的表明了,范仲淹当年的战略构思的正确性。
  
  每次宋夏交兵,大宋就会用兵于这一地区。
  
  而且,每次夺取了这一地区后,都会有意的弃守,退回到大顺城一线,以便继续消耗党项。
  
  典型的就是,熙宁三年,环庆路经略安抚使李复珪命梁从吉、李克忠,破白豹、金汤等十六寨,然后烧毁这些城寨后就撤军退回。
  
  同时,在元丰四年,五路伐夏,种谔在回军时,杀向白豹、金汤、后桥三寨,尽破而毁之后再次撤兵。
  
  当然,每次,宋军都会在撤退前,改善一下大顺城的防御态势。
  
  熙宁三年,李复珪在撤军前,筑城十二盘。
  
  元丰四年,种谔一边放火烧毁西夏的城寨,一边筑城安疆寨。
  
  就是看准了党项人,不敢不回来。
  
  就是要将这个地区,变成党项人的失血点。
  
  在熙宁开边前,环庆路的大顺城筑垒区,就是党项人最头疼,也最恶心的地方。
  
  所以,李谅祚时代,为了拔除大顺城,这个党项人的英主因此御驾亲征,集全国之兵而来,欲破大顺城而后快。
  
  然后,李凉祚就在大顺城下,碰得头破血流。
  
  传说,他就是因为在大顺城,被宋军一箭射中后,伤势感染而死的。
  
  不夸张的说,当年的大顺城,就是现在的兰州城。
  
  一个党项人不得不来,也不敢不来的地方。
  
  一个为了党项人量身定做的纯粹的绞肉机。
  
  哪怕到今天环庆路的这个筑垒区,也依然是宋夏战争中的热点。
  
  听完范纯仁的介绍后,赵煦看向三衙的大将们,问道:“诸位髃臣,皆是先帝所遗朕之股肱、羽翼。”
  
  “以诸位之见,西贼会不会入寇环庆路?”
  
  燕达、苗履、种咏三人,皆是躬身道:“奏知陛下,以臣等之见,西贼必来!”
  
  这是不需要想的。
  
  哪怕是出于牵制大宋陕西兵力的目的,西贼也肯定会来。
  
  他们也不得不来!
  
  因为他们不来大宋就会去!
  
  环庆路、鄜延路,都会主动对这一地区用兵的。
  
  到那个时候,西贼就会陷入被动。
  
  救不救?
  
  救,就可能落入宋军的伏击圈。
  
  不救,宋军长驱直入,在攻破当地的寨堡后,一定会捣毁这个筑垒区。
  
  然后,他们就不得不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来修复这个筑垒区。
  
  这是阳谋,无解!
  
  所以,党项人肯定会来!
  
  赵煦微笑着,摩挲了一下双手,道:“善!”
  
  “诸位髃臣,皆是天下名将,国之爪牙,久于阵战,所议定是合理的。”
  
  “西贼定会来大顺城!”
  
  “那么大顺城能不能守住?”赵煦又问出了他的问题。
  
  三衙将帅们低着头,没有人敢在这个问题上保证。
  
  一旁的范纯仁,却抬起头来,奏道:“陛下,臣以为,大顺城必可稳如泰山!”
  
  “哦?”赵煦微笑着,看向范纯仁。
  
  范纯仁拜道:“臣弟纯粹,今在陕西为转运使,纯粹前日曾与书信于臣,言及环庆路经略使臣楶,推崇备至,以为天下守臣,莫过于楶!”
  
  赵煦眯起眼睛来,无比自信的道:“这是自然!”
  
  “章楶之任,朕亲除之!”
  
  章楶,可是党项人的克星、天敌!
  
  他的用兵之法和战守策略,完全就是针对党项人的战术特点特化而来的。
  
  现在的章楶,可能还没有赵煦上上辈子绍圣、元符时代那么成熟。
  
  但,以其才干,应付党项的次要攻击,甚至反推回去,轻轻松松,简简单单。
  
  须知,章楶可是在战场上,打崩了梁氏的!
  
  两次平夏城会战,一次逼着那个小梁太后杀了自己的亲哥哥梁乙逋,另外一次则送了小梁太后一杯毒酒。
  
  这样说着,赵煦就看向了那几个一直在殿上,记录着今日君臣对谈的起居郎范百禄。
  
  “范卿,今日记录的文字,可都记全了?”
  
  范百禄起身:“回陛下,臣已记述详备!”
  
  “善!”赵煦抚掌:“送崇文院后,命崇文院誊抄数十份,分送有司。”
  
  “让有司官员,都好好学习学习,免得有些人一惊一乍!”
  
  舆论战,也是战争的一部分。
  
  赵煦怎会放弃?
  
  通过今天这样的御前军事对问,通过范纯仁、燕达、苗履、狄咏这样的权威的嘴巴。
  
  可以稳定人心,让京中的生活生产,保持稳定。
  
  同时,这也是一个建立威信的好机会!
  
  无论在现代,还是在如今。
  
  胜利和成功,永远是建立威信、权威的最好途径。
  
  因为人天性就是慕强的。
  
  那么,还有什么比在开战之初,就判断大宋必胜的办法,更能凸显自身的英明神武,塑造一个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明君形象的呢?
  
  至于前线的战事能不能赢?
  
  赵煦的信心,比谁都强!
  
  不止是因为他的上上辈子,这一战打赢了。
  
  还因为他已经提前,做好了准备。
  
  无论是在熙河方向,还是环庆路方向,不管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已经为了这一战,做好了准备。
  
  而且是提前一年多!
  
  精兵良将皆在,器械粮草不缺。
  
  元祐军赏令,更是已经颁布天下,在沿边落实。
  
  除非党项人现在拉着辽国人下场,不然,他们必败。
  
  而辽人不可能下场!
  
  不仅是因为赵煦已经提前喂饱了辽人!
  
  更因为辽人现在正在半岛上,忙着攻城略地呢!
  
  两天前,辽主耶律洪基,特别通过瓦桥关,传书大宋,告诉赵煦——平壤已下,高丽小丑,不日可灭,汉四郡,朕将重建焉!
  
  算是婉拒了赵煦的调停,同时也是在炫耀辽国的强盛,顺便再次暗戳戳的和大宋争夺谁才是中国正统。
  
  对此,赵煦的反应是,命登州苏轼,雇佣商贾,运输一千具旧神臂弓以及弩箭数十万支,前往高丽,支援高丽人民的反侵略大业,顺便给大宋神臂弓打个广告——亲,效果好的话,请来买哦!我大宋军械,物美价廉,童叟无欺!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主宰 逍遥双修 都市古仙医 退下,让朕来 鬼门医尊 寒门崛起 恶魔法则 世子稳重点 极品家丁 夜的命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