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唐之征战天下 > 第一卷 烽火乱世 第三十五节 英名永存

第一卷 烽火乱世 第三十五节 英名永存

第一卷 烽火乱世 第三十五节 英名永存 (第2/2页)

这一次直到李秀宁不再吸入才停下来,已过去了半盏茶时间,罗禹收回手,帮李秀宁擦干净嘴唇上的血迹,又喂她喝了一杯热水,将她口中的血腥味冲淡。
  
  罗禹收回手指,杨蔓忙过来给他包扎,她不知道罗禹为何要喂李秀宁鲜血,但见李秀宁似乎已经好了大半,苍白的脸色已经转红,呼吸也悠长了不少,安静的睡了过去。
  
  要知道刚才还一直痛得直皱眉,根本就无法入睡,如果不是昏迷不醒,她肯定还要痛苦很多。
  
  她像看怪物一样的看着罗禹,心中不解,又不敢问,只得仔细帮罗禹包扎好伤口。
  
  罗禹开口道:“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几次受伤都能很快就好,所以就想试试是不是我的血液有某种功能,现在,应该是没错了,还请公主帮忙保守秘密。”
  
  心中却是想道:“难道我的血真的变异了?是因为我吃了那蓝血鱼还是我不是这个时空的人?或是其他什么原因?”想不通,这里又没有检验工具。
  
  杨蔓道:“你放心,我当什么都没看到,不过你得答应我,以后别叫我公主,叫名字或蔓儿都可以。”
  
  罗禹道:“既然公主有此要求,我答应便是,不过这似乎有点不合规矩……”
  
  杨蔓撒娇道:“还叫公主……”
  
  罗禹无语,看她样子,似是对自己有点意思,这可不好,答应李秀宁这一生只爱她一人的,可不能言而无信,正想跟杨蔓解释一下,李时珍过来了。
  
  杨蔓收起娇羞,把李时珍请了进来,又转身拿起木盆打水去了。
  
  罗禹施礼道:“李先生,有劳了!”
  
  李时珍还礼道:“小哥不必多礼,医者不言劳,只想治病救人,老夫先看看这女娃的伤恢复得如何了。”
  
  说完就坐在床边的凳子上,看了一眼李秀宁脸色“咦”了一声,像是不太相信这么短的时间伤势怎么就恢复得差不多了,忙给李秀宁把脉,满脸的震惊。
  
  李时珍过了良久才放下李秀宁的手,起身来到茶桌前,接过罗禹递过来的茶水,喝了一口后道:“敢问小哥,是否给女娃喂食了动物血液之类的珍贵药水?”
  
  罗禹真的很佩服这些历史上有名的人物,没一个简单的,不把脉就能实施救治,现在把脉后连喂的什么东西都能摸出来,太神奇了。
  
  于是说道:“不敢相瞒先生,一柱香前确是喂食了家里前辈所留的半碗千年蟒蛇血,不是不遵先生的医嘱,而是这蛇血似有灵性,一直在晚辈怀中抖动,待拿出来后她就醒转了一会,说是要喝这蛇血……”
  
  罗禹编不下去了,李时珍严肃道:“小哥,老夫告诫一句,嗜血者,有一就有二,当三以往,恐成瘾,女娃已无大碍了,你好自为之……”说完叹了口气,就走了出去。
  
  罗禹知道他的意思,可没事怎么会喂李秀宁鲜血呢?您老人家也太过担忧了吧,不过现在想要让李时珍到军队去,怕是不能了。
  
  也好,他的医术是属于民间的,为大众治病才是他的归宿,至于《本草纲目》,罗禹倒不希望这么早就写出来。
  
  杨蔓打了一盆水过来,帮李秀宁擦脸擦手后对罗禹说道:“禹哥儿,麻烦你出去叫秋儿拿一套衣服过来,我要给将军换衣服了。”
  
  罗禹只得先行离开,去看看其他娘子军卒伤势如何了。
  
  刚出了门口,张扬就快步走来,到他面前行礼,低声道:“教官,两名队员回报说是追兵已到半山腰垂直天梯处,在那里扎营造饭,并无再往上的动向。”
  
  罗禹思考了一下,道:“你带人去查看下还有没有其他路径上山,尤其是小路,别被人家抄了后路都不知道!”
  
  张扬道:“这里学生早就查看了一遍,除了从左右两边的峰火台过来,那里学生已安排好明暗四组岗哨,除此之外,根本没有其他路径能上来,除非他们长有翅膀,大队人员想要上来,非走天梯不可。”
  
  听张扬如此说,放下心来,驻军天梯前,应该是缓兵之计,那条石梯几乎垂直地面,三百多级阴刻石阶,想要攻上来,难如登天,弓箭都没用,上面搭一个挡箭的小楼,就能以少数人轻松守住那个地方,正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
  
  忽想起还要找秋儿,就对张扬道:“你全权负责安全事宜,紧急情况时,不必请示。”
  
  顿了顿又道:“烽火台和天梯两处地方安排好轮班人员,不够人就找娘子军卒顶一两个时辰,跟她们交待清楚注意事项,记住,千万别大意!”
  
  张扬领命,自去安排。
  
  找到正在换药的秋儿,要她拿衣服给李秀宁后,就不再管后宅了,这一通忙碌下来,已到了酉时末,该做饭了,叫来卢晓,让他安排人去后厨准备饭菜,伤兵需要营养才能更快恢复。
  
  如果饭食里加点自己的血会不会有更快恢复效果?罗禹被这个想法吓一大跳,李时珍先生说得对,现在不是饮血者有瘾,倒是自己这施血者上瘾了,这不是好现象。
  
  想起后世一句有名的话:“如果你手里拿着锤子,那你看什么都像钉子,忍不住就想把钉子锤下去!”
  
  这非常有道理,跟如今的罗禹一样,有血万事足,只要看到伤者就想用自己的血解决,这么多伤员,有多少血能喂给她们?
  
  自从穿越到这里,好像从没有发现有什么超能力,跟后世时所看的穿越小说真的不可同日而语,有时候都在怀疑,是不是有什么能力没发现。
  
  今日看来,也就是血液有点不同于这个时空的人罢了,而这点福利不知道是自带的还是吃了那蓝血鱼带来的,真是无语了。
  
  再说昔阳城外那些被救的老百姓,没有娘子军的到来,他们本来都已死定了,异族杀起汉人来,从不会心软。
  
  青壮男子将老弱妇孺藏好后,又返回救援娘子军,虽然知道此去凶多吉少,但他们义无反顾,一场杀戮过后,摆脱敌人追兵回来的青壮已是十存二三。
  
  他们不后悔,因为他们看到娘子军逃出去了很多人,那个最先冲出来的将军也逃出去了,她在生死之际还叫我们往南撤退,有人接应他们。
  
  这才是巾帼英雄,看她们突围的方向应该是苇泽关,希望那里险要的地形能帮助她们击退异族追兵,守住苇泽关。
  
  不,那应该叫娘子关,一群花样女子为了击退异族,救下百姓,义无反顾牺牲自己,跟强大于她们几倍的异族骑兵拼命,这难道不值得汉人永远纪念?
  
  长治城中,一个说书人将这段故事用平静的话语说了出来,茶馆里的人们眼含热泪,有的人甚至要立即北上救援,但被人拉住,这已是半月前的事情,现在恐怕……
  
  长治城中的人从此不再叫苇泽关,而是改为娘子关,既含娘子军自成雄关之意,又含纪念娘子军之思,很贴切。
  
  大唐立国后,贞观十年,太宗李世民路经娘子关,思念姐姐与罗禹,遂遵从百姓叫法,亲自题“娘子关”三字,刻于关城前,并配不姐姐李秀宁十丈花岗岩雕像,以为纪念。
  
  娘子关上,正当罗禹吃着小米粥想着如何突围之时,张扬来报,天梯处的追兵想趁夜进攻,已在为登山准备,还没等安排,后山烽火台处也来报,说是少数敌军已摸到峰火台附近了,正在准备进攻。
  
  正是:
  
  劝民共患难,生死结相伴。
  
  名医诫良言,又盼敌生乱。
  
  (怎么就没人收藏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主宰 逍遥双修 都市古仙医 退下,让朕来 鬼门医尊 寒门崛起 恶魔法则 登堂入室 极品家丁 夜的命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