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犁汉 > 第七百零八章:点兵

第七百零八章:点兵

第七百零八章:点兵 (第1/2页)

这一次袁绍会盟的使者主要是以下三方,分别是关西朝廷、青州曹操、南阳袁术。
  
  至于陈留的张氏兄弟在袁绍看来几乎就是附庸,唯自己马首是瞻,便没列席。
  
  所以当中帐外的袁军吏士们纵酒高歌,享受袁绍赐予的酒肉时,中帐内这三家却与袁绍爆发了激烈的争吵。
  
  不论袁绍如何自我安慰,或者是故作镇定,赫赫泰山军就如同泰山一般压在他的心头,给他压得喘不过气。
  
  所以他迫切的希望这三家能在其他方向主动进攻,缓解他这边的压力。
  
  但袁绍的想法自然得不到其余三家的支持。
  
  用他们自己话来说,他们各家也在烦于战事,他们的敌人也不仅仅是泰山军。
  
  如实力最强的关西军来说,他们刚刚平定了益州的动乱,但依旧有大量的益州士在地方作乱,这牵制了关西军大量的精力和兵力。
  
  不过,关西军的困难也是暂时的,因为他们正逐渐挺过最艰难的阶段,以平西将军傅燮为首的平西大军终于在金城一带抓住了叛军的主力,双方决战榆谷,汉军大胜。
  
  此战,羌酋北宫伯玉、叛军领袖王国被枭首,凉地大豪韩遂带残军退往河西走廊深处,再不能对关中腹里构成威胁。
  
  而之前酒泉一带的屯田兵乱也被傅燮的副帅郭汜平定,除了变军首领张横逃脱,余下核心骨干二十八人皆被郭汜扒皮充草,巡酒泉各地。
  
  虽然张横依旧在河西走廊深处招徕残部,不过也已不能对关西造成威胁。
  
  所以此时的关西已经度过他地缘最恶劣的阶段,在西北面,以汾水为界与泰山军对峙,在东面有崤函之固可以为凭,而在凉州和益州两面,也可以开始休养生息。
  
  但包括董卓在内的一众关西决策层依旧不敢掉以轻心,只因为随着泰山军拿下京畿,后者将成为关西的最大威胁。
  
  于是,与中原地区诸侯势力的连横也就是势在必行了。
  
  不过道理是这个道理,但要让关西给袁绍做火中取栗的事情,那是万万不可能的。此时的关西只能对袁绍保证出动少部分兵力在崤函一带牵制泰山军,更多的他们也无余力了。
  
  多年的战乱虽然磨炼了一大批精兵悍将,但也消耗了雍、凉、益三州的元气,如果真有实力,他们早就去反攻并州了,毕竟并州的泰山军就彷佛一柄巨斧悬在头上,让董卓和刘协整夜睡不着。
  
  如果说关西有实际的困难,那青州的曹操则有更深的考量。
  
  这一次代表曹操参加袁绍会盟的是陈群。
  
  对于陈群这个小辈,袁绍说得很不客气。他需要曹操立即在青州对泰山军大本营的冀州进行反攻。
  
  袁绍也是讲道理的,他告诉陈群,现在泰山军主力云集京畿地区,正是他后方最为虚弱的时候,而这也是曹操钳攻泰山军的最好时机。
  
  他这边牵制主张冲的主力,曹操那边从平原渡过大河,直袭邺城。袁绍还说,河北陷入贼土并未多久,还有很多心向汉室的贤老,一旦曹操打出汉室的旗帜,河北必然大乱。
  
  而一旦京畿地区的泰山军知道北方生乱,必然着急回援,如此他再提大军十万击其堕归,则天下大事可定也。
  
  甚至袁绍还私下给曹操许诺,待平定泰山军,必与青州共分其土。那意思颇有一种袁与曹共分天下的意思。
  
  但不管袁绍是硬也好,软也罢,陈群都是做应声虫,来来回回都是那句话,要回去和曹操禀告才能确定。
  
  最后袁绍对陈群这个啥也没有权柄的应声虫再无兴趣,然后直接修书一封送到青州,让曹操务必遵从。
  
  陈群从头到尾都很诚惶诚恐,但他到底什么心思没人能看出来。
  
  关西那边不指望,曹操那边不省心,但却没想到从来都没抱希望的袁术那边却答应得干脆。
  
  这一次袁术不仅亲自来会盟,甚至还非常干脆的答应了袁绍,准备向北出兵,直接威胁京都的西南方,与正南方大谷关的袁绍主力遥相呼应。
  
  甚至袁术还向袁绍保证,会组织五万左右的军队北上参加这一次战斗。
  
  这让袁绍大喜过望,虽然他并不清楚袁术为何会有此改变,甚至他一度以为袁术是真的懂事了。
  
  而无独有偶,当袁绍写给曹操的书信还没有送出去的时候,人曹操写给袁绍的书信就已经到了。
  
  这封书信是陈群刚走的时候,曹操写的,等陈群到了河洛大营,这封书信后脚就到了。
  
  在信中,曹操和袁绍可以说不谋而合,皆决定出兵冀州。
  
  曹操分析了现在的形势,在信中他高度赞美袁绍的果决,支持袁绍的行动,并无条件支持他。
  
  曹操不是空口支持的,他在信中表示,他会提精兵两万渡过大河北上冀州,直插泰山军的后方,以策应河洛的袁绍。
  
  就这样,局面完全向着袁莎这边突变,此刻反泰山军联盟的军队已经高达十三万。
  
  其中袁术五万,曹操两万,他布置在广成关、颍川方向的大军六万。
  
  而关西的使者杨密在得知袁绍竟然筹划了近十三万的大军,其人在和其余使者商量后,也向袁绍许诺,关西将会出兵两万出函谷关。
  
  于是,霎时间,反泰山军联盟总兵力高达十五万,将对“百战百胜”的泰山军进行绞杀。
  
  不过这个情况,京都内的张冲虽然不知道,但从未掉以轻心。
  
  ……
  
  京畿地区的形势复杂有点超过张冲的预料。
  
  此前关东朝廷对于京畿地区的搜刮已经到达了一个极点,导致大量的民户、黔首躲入嵩山,虽然泰山军不断在山下宣传政策,但这些入山的黔首们已经被乱世骇住了,压根不为所动。
  
  获得这些人的信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而现在的泰山军恰恰没有这个时间。
  
  那日张冲收到的军报正是大谷关被破的军报。
  
  大谷关原有守军千人,是朱灵麾下的两个营头组成。但谁也不晓得,这个营头的两个副营将竟然被袁军给策反,于是在大雪那夜,敌军在叛徒的策应下,攻破了大谷关。
  
  随后,袁军长驱直入,在劫掠了数座附近的坞壁后,就结营在太谷关外等待后续的援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主宰 逍遥双修 都市古仙医 退下,让朕来 鬼门医尊 寒门崛起 恶魔法则 登堂入室 极品家丁 夜的命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