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汉末小粮官 > 第三卷 囚徒 第三十八章 七星聚义

第三卷 囚徒 第三十八章 七星聚义

第三卷 囚徒 第三十八章 七星聚义 (第2/2页)

王垕点头道:“不错,那时的国家是皇帝与贵族共同掌管权利,官员的权利全都来自身后的主君。但渐渐的人们发现,这样主君就没有了限制,而人一旦失去限制,早晚都会祸乱天下,于是才有了五德始终说,才有了所谓的天人感应。其实明眼人都知道,这些所谓的理论都是为了限制皇权。”
  
  “咳咳。”
  
  荀彧再次咳嗽起来:“厚土,臣不可…”
  
  “不能说皇帝的坏话,我知道了。”王垕说的正爽呢,连忙抢着道,“现在士族崛起,皇权、勋贵、宦官都没落了,天下又恰好乱了起来。可以得出结论,乱天下者,正是士族。”
  
  陈群愈发的沉默,连荀彧、郭嘉等人都眉头紧锁,大家都安静下来。
  
  还是曹操打破了这份沉闷的安静,他拿起身前的竹简道:“士族,士族...为了限制士族,厚土提出这两个动摇士族根基的政策,原来厚土才是真正想要匡扶大汉的那个人。”
  
  王垕摇头:“改革,或者说变法,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两个政策只是开始,还要提高科技水平,发展经济,强国富民,建立一只强大而精锐的军队。最后还要广办学校开启民智,让大汉人人能够识字,且人人都有机会向上晋升。到那时,天下各处都将安宁下来,民有所养,国有所用,天下九州都将永远为我汉人的国土。”
  
  其他人都被王垕描述的未来所吸引,唯有沮授曾经在王垕口中听到类似的话语,不同的是之前他并没有将王垕的话当真,而今天,他却真的开始思考有没有机会见到那一天。
  
  王垕又对曹操道:“主公,对于大汉,我确实如主公一般有着不一样的感情。大汉曾如此的强盛,以至于外族都称我们汉人。我提出变法的主张,想要改变这不公的世道,更是为了生在大汉这片土地上的人民。”
  
  曹操笑道:“因为民为水,而统治者只是水上漂浮的小舟。”
  
  王垕知道这是曹操在告诉他还记得当初在行军中两人互诉衷肠时的事情,便点头道:“不错,正如主公所言。”
  
  曹操拿起耳杯:“诸君,胜饮此杯,从明日起,咱们就要向天下的士族宣战了。”
  
  郭嘉第一个举起耳杯高呼:“胜饮”
  
  王垕、满宠也同样举杯:“胜饮。”
  
  令人想象不到的,荀彧也举起了杯,连沮授都比荀彧慢上几分,两人举杯:“胜饮。”
  
  所有人都看向陈群,陈群猛的起身,双目赤红,手中牢牢的攥着耳杯道:“从今日起,我不再是颍川陈群,只是大汉的陈群。胜饮!”
  
  七人饮尽美酒,相视大笑起来。
  
  这个位面后世的史书将这次的宴饮称为变革之始。曹操、荀彧、王垕、郭嘉、陈群、满宠、沮授这七人的君臣组合也被称为建安七君子(对不起了让犁兄,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我实在想不出更好的名字组合了)。
  
  也有一些野史、小说将这一幕描写为七星聚义,称他们聚在一起改变天下本就是天意,为七人又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曹操将耳杯放下,道:“文若,全面推行科举制和府兵制,尚书台尽快拿一个章程出来。”
  
  荀彧起身,这就要答应。
  
  王垕拦住荀彧,在众人奇怪的目光中道:“我知道主公现在就想立刻复兴汉室,但先贤曾言:‘治大国如烹小鲜。’现在朝堂虽然只能掌控司隶,三辅之地和荆北少数地方,但依然有民百万,拥土千里,与先秦时期任一大国无异,体量巨大。如立刻全盘施行改革之策,恐会人心惶惶,朝局不稳。外部嘛…”
  
  王垕又看了荀彧、陈群一眼,“外部的一些势力也会对主公有诸多非议。”
  
  曹操立刻就明白了王垕的说法,和荀彧对视一眼,便道:“厚土所言极是,既然今天大家都在,咱们就好好论上一论。”
  
  ————我是分割线————
  
  三国小知识:建安七子的称呼始于曹丕所著《典论·论文》,又因曾同居魏都邺城,又号“邺中七子“。他们对于诗、赋、散文的发展,都曾作出过贡献,与“三曹“一同被视作汉末三国时期文学成就的代表。
  
  顺便说一句,建安七子中除孔融、阮瑀早死外,剩下的五人竟然全部死于建安22年,也就是西元217年的北方大瘟疫之中,称的上是同年死的典范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主宰 逍遥双修 都市古仙医 退下,让朕来 鬼门医尊 寒门崛起 恶魔法则 登堂入室 极品家丁 夜的命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