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妙姿曼舞俏丽妻 > 第四十一章 俄罗斯之行(一)

第四十一章 俄罗斯之行(一)

第四十一章 俄罗斯之行(一) (第1/2页)

俄罗斯面积1707.54万多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其欧洲领土的大部分是东欧平原。东濒太平洋,西接波罗的海芬兰湾,横跨欧亚大陆,东西最长9000公里,南北最宽4000公里。陆地邻国西北面有挪威、芬兰,西面有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白俄罗斯,西南面是乌克兰,南面有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东南面有中国、蒙古和朝鲜。
  
  俄罗斯的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3∶2。旗面由三个平行且相等的横长方形相连而成,自上而下分别为白、蓝、红三色。俄罗斯幅员辽阔,国土跨寒带、亚寒带和温带三个气候带,用三色横长方形平行相连,表示了俄罗斯地理位置上的这一特点。白色代表寒带一年四季白雪茫茫的自然景观;蓝色既代表亚寒带气候区,又象征俄罗斯丰富的地下矿藏和森林、水力等自然资源;红色是温带的标志,也象征俄罗斯历史的悠久和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莫斯科是一个世界
  
  中国人对莫斯科并不陌生,红场、列宁墓、大剧院等等,都令人神往。随着苏联的解体,中国人再次很方便地踏上了这片土地。
  
  作为世界第三大城市的莫斯科人口1300多万,面积1000平方公里。初建于1147年,最初只是一个木头构成的小城。15世纪,俄罗斯人才建立了自己的国家。15世纪到18世纪莫斯科一直是沙俄首都。1712年,彼得一世迁都圣彼得堡。1812年,拿破仑曾一度占领莫斯科。十月革命之后,苏维埃政权于1918年3月又定都莫斯科。
  
  俄罗斯人自己讲“莫斯科不是一个城市,莫斯科是一个世界”。此话是否恰当还需要您亲自体验。莫斯科的旅游胜地举不胜举,红场、克里姆林宫、长臂尤里、普希金广场、胜利广场凯旋门、电视塔区、全俄展览中心、莫斯科大学、基督救世主大教堂、特列季亚科夫美术馆、东方艺术博物馆、列宁博物馆、女皇村、伊万大帝钟楼……
  
  莫斯科红场的知名度可以与天安门广场媲美,可是来到这里你却会发现它没有想象中那么大,面积9.1万平方米,大约只有天安门广场的五分之一。红场的地面很独特,全部由条石铺成,显得古老而神圣。红场有不少著名的建筑物,南面是瓦西里升天大教堂,又名波克罗夫大教堂,它是伊凡雷帝为了纪念1552年战胜喀山鞑靼军队而下令建筑的。当你看到这座教堂,将会被它独特的建筑风格所吸引。这座教堂中间是一个带有大尖顶的教堂冠,8个带有不同色彩和花纹的小圆顶错落有致的分布在它的周围,再配上九个金色洋葱头状的教堂顶,绝妙无比。瓦西里升天大教堂前面是民族英雄米宁和波扎尔斯基雕像(1818年雕像落成)。1611年至1612年,他们打败了波兰侵略军,解放了莫斯科。
  
  红场的西侧是著名的列宁墓,由红色花岗石和黑色长石建成。列宁的遗体安放在水晶棺中,身上覆盖着前苏联的国旗。脸和手都由特制的灯光照着,清晰而安祥。开放时间为周三、四上午10~11点。周六下午1~2点。列宁墓上层修建有**台,每当有重要仪式时,领导人就站在列宁墓上观礼指挥。列宁墓的后面与克里姆林宫红墙之间有12块墓碑:斯大林、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捷尔任斯基等前苏联政治家。斯大林的遗体最初也在列宁墓里,1962年10月31日移出列宁墓葬在列宁墓的后面。沿着克里姆林宫墙往前走,墙壁上还安放有朱可夫元帅、列宁的妻子克鲁普斯卡娅、高尔基、第一位宇航员加加林及其他前苏联名人的骨灰。
  
  克里姆林宫这一世界闻名的建筑群,享有“世界第八奇景”的美誉,是旅游者必到之处。12世纪上叶,多尔戈鲁基大公在波罗维茨低丘上修筑了一个木结构的城堡——克里姆林宫,莫斯科就是从这个城堡逐步发展起来的。现在的红砖是1485年至1495年兴建的。大致呈三角形。宫墙全长2235米,高5到19米不等,厚3.5至6.5米,共四座城门和十九个尖耸的楼塔。著名的“克里姆林宫的钟声”,源于斯巴斯克塔楼上的自鸣钟,是1851至1852年安装的。与天文台的校时钟相连,报时最准。塔楼67.3米,下面的大门是进入克里姆林宫的主要通道,不过,过去所有进门的人应脱帽,否则就会被罚鞠躬50次。克里姆林宫的西面,是亚历山大花园和无名烈士墓。新婚伴侣都要来这里献花。现在还修建了马涅什地下商场和广场,与花园浑然一体。喷泉,雕塑随处可见。无名烈士墓则显得庄严肃穆,修建于1967年胜利节前,是为了纪念二战中牺牲的人们。墓碑上的长明火,自点燃一直燃烧到今天。墓碑上刻着:“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绩永世长存。”外国领导人来,都要到这里来献花。还有国家一号岗的换岗仪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主宰 逍遥双修 都市古仙医 退下,让朕来 鬼门医尊 寒门崛起 恶魔法则 登堂入室 极品家丁 夜的命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