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我在三国教书那些年 > 第四十章 拔营

第四十章 拔营

第四十章 拔营 (第2/2页)

对李孟羲来说,他只要四周打眼望去,就像是在看真实度百分之百还原质感十足的古装片,嚯,古装军事片。
  
  拔营一词,特指古代军队开拔诸事。
  
  “拔营”为何被称为拔营,因为李孟羲发现,真的是“拔”的。
  
  用木头一根挨着一根钉在地上组成的木桩墙构成营寨主体部分,现在大军即将出征,乡勇们把一根根木头再从土里拔出来。
  
  一头削尖的木头钉进土里并不简单,拔出来更难。
  
  拔木桩的乡勇们抱着木桩狠晃,晃松了再往后拽,就干了一会儿,乡勇们就累的有些气喘,乡勇们普遍干瘦,体质不太行。
  
  李孟羲自知对古代战争缺乏了解,他拉弟弟到处跑着乱看,未尝没有主动学习的目的在内。
  
  当然,这些常识性的事不用主动去学,时间一长,自己就会习以为常了。
  
  可是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的效率有天壤之别。
  
  若是不主动如了解,可能数个月时间耳濡目染之下,李孟羲也能对扎营事宜有个大概了解,但也只是大概;而若是主动去观察与学习,或许只认真观察的一次扎营,便能了解大体,看了两次扎营,便能了解详细,等见过三次,就能事无巨细,了解的清清楚楚。
  
  别的可能不擅长,但若是说学习这件事,经历过九年义务教育,经历过书山题海的李孟羲,学习他太擅长了。
  
  就比如现在,李孟羲眼中看到的是军士们在拔木桩,心中想的是木桩可以稍微用火烤一下,把木桩表面稍微碳化,即不会影响木桩的强度,耐腐性会增加很多。
  
  又比如,李孟羲有些疑惑,看着一排排单排的木桩围成的木墙,高勉强及人,这样的木墙来上十几个用力一推或是用力一撞可能就要倒了,用于防御怕是不够。
  
  李孟羲疑惑这矮矮的木墙或者说木栅栏的意义何在,防骑兵?防箭?或者都有?李孟羲有所猜测,但毕竟只是自己猜测而已。
  
  有空得找个专业人士问一下,专业人士就是关羽。
  
  拉着弟弟接下来去看拆帐篷。营帐是很重要的战略物资,没有帐篷在野外睡觉,蚊虫叮咬暂且不说,夜冷天寒,露天睡觉着凉了怕是非战斗减员要一大片一大片。
  
  从外形上,看不出汉末三国的军帐和后世的野营帐篷有何区别,毕竟外形那么简单。
  
  拆营帐的士兵先把铆在帐篷四角的钉子拔了出来,帐篷的支撑结构有些复杂,让李孟羲有些看不太明白,只隐约觉得帐篷的顶部的骨架和雨伞有些像。
  
  除了刘备的中军大帐,其他士兵的营帐是很矮的,勉强有一人高,进出需要略低头才不会碰到帐篷顶。
  
  见拆帐篷的军士抬头把帐篷顶的一个小木棍拉了一下,帐篷顶就像雨伞那样收缩了。
  
  砖头这里指着叫哥哥看,那里指着看,他更多的事看热闹,哪人多拿动静大他就看哪。
  
  李孟羲不一样,他看到了营帐被收起来的全过程,尤其是帐篷顶一下就雨伞样的缩起来的时候,他眼睛亮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主宰 逍遥双修 都市古仙医 退下,让朕来 鬼门医尊 寒门崛起 恶魔法则 登堂入室 极品家丁 夜的命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