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五代河山风月 > 36、一路南撤+回家(二合一)

36、一路南撤+回家(二合一)

36、一路南撤+回家(二合一) (第1/2页)

六月中旬,周朝大军陆续到达泽州,队伍散乱,最严重的有些军队居然走失了建制,之后全军在泽州休整,等待后续部队。
  
  ......
  
  在史从云看来,这一仗很关键,但并不能说大周全胜,甚至后几个月在战略判断上有些问题。
  
  高平之胜后,很多老将领都是不主张继续北上的,几乎算是官家一意孤行要北攻打太原,以求一战功成,结果伤亡不少,失了民心,太原还久攻不下。
  
  此役最初时,原本山西百姓是喜迎王师的,结果因周军军纪涣散,最终导致不少百姓失望透顶,觉得辽国军队、北汉军队和大梁(开封)军队都没区别,反正都是会抢百姓,会杀百姓。
  
  可以说这点是此战最失败的地方,攻不攻得下太原都不算败,顶多就是个平局,失了山西民心是最大的失败。
  
  往后再次挥师河东不知要什么时候了。
  
  史从云记得历史上应该要到赵匡胤继位之后的开宝年间,至少十几年之后。
  
  不过这些不能全怪郭荣。
  
  一来他只是个刚刚继位的皇帝,才继位就面临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很少有人能比他更加果决敢于担当。
  
  这次官家郭荣如果没顶住,大周不说亡国,成为附属的概率就很大,往后更是再无机会争雄天下。
  
  历史上能抓住这种决定国家命运的机会,果断作出决策的皇帝很少,往往瞻前顾后,顾此失彼,每朝每代差不多也只有被人记住的几个能君能做到。
  
  但郭荣的短处也在此战中表现得很明显。
  
  他有魄力,有大局观,有天下观,心里装着百姓,却在实际操作层面还缺乏更多战争的经验。
  
  高平战后对后续战局把控不住,以致太原之战打得仓促混乱,约束不住大军,各种情况突发。
  
  这也为难他了,当初郭荣是负责帮助先帝郭威经营后方的,后来节度使慕容彦超叛乱,郭威本想让养子郭荣挂帅出征历练,增添点战争经验,结果还被宰辅冯道等人阻拦。
  
  说到冯道,听说大军在北汉期间,朝中发生一件大事,那就是宰辅冯道病死了。
  
  史从云心想,无论如何,此战先胜后败,但从战略上来看是赢了,官家郭荣的威信完全树立起来,如此大周就不可能散。
  
  ......
  
  南下泽州的路上,史从云是和潘美一道走的。
  
  五代十国人太多太乱,潘美是少数几个他记得住的将领。
  
  他印象比较深刻的大将首先就是李处耘、曹彬、王全斌、韩通、赵匡胤等人。
  
  赵匡胤自不用说,除此之外他对李处耘记忆最深。
  
  因为李处耘是个爱玩心理战的将领,比如把胖子煮了吃的操作着实令人很难不记住他。
  
  但还不单单只是这些,李处耘的儿子李继隆也是个中流砥柱的大将,他们父子一块记忆比较深。
  
  不过他抓破脑袋仔细回忆,这时候李处耘十有八九是在陕西静难军节度使折从阮手下混日子吧?那肯定是见不到了。
  
  至于曹彬、王全斌、赵匡胤都是大名鼎鼎,自不用说,韩通作为陈桥兵变唯一被灭口的人当然令人印象深刻,老倒霉蛋了。
  
  而潘美不像那些人,不是独当一面的大将,但也是败少胜多的良将,史从云当然记得。
  
  这时候赶紧拉拉关系,说不定以后有用。
  
  此时潘美只是郭荣身边的供奉官,青袍八品,可越接近权力中枢——皇帝,机会越多啊!
  
  郭荣身边都出多少人物了,郭荣的保安队长赵匡胤,后来都代替他当皇帝了。
  
  像刘邦身边的中涓灌婴,中涓是个什么官,就是给刘邦打扫办公室的,可后来灌婴干嘛了?
  
  率领西汉骑兵军团,击败项羽骑兵军团的是他,攻下西楚国首都的是他,断楚军粮道的是他,最后领兵逼死项羽的还是他。
  
  看看,这就是皇帝身边的人!
  
  只要能靠近皇帝,那机会有的是,别看潘美如今只是个供奉官,说不定哪天就飞黄腾达了。
  
  所以一路上史从云是巧舌如簧,和他从相谈甚欢,说到相见恨晚。
  
  一直到泽州等待几日,王仲带着之前留在各村镇养伤的弟兄回来,一下把第一军第一营补充到四百零九人,比出征时候还多了,不过整体减员很多。
  
  龙捷军右厢减员两千一百零六人,这是在潞州点兵之后的结果。
  
  这些减员并非完全战死,有些是和大部队走散,找不到了,有些则是伤残,留在各地由地方政府出钱,百姓就地赡养。
  
  到从潞州往南,将士们终于摆脱了笼罩在头上的辽国阴影,队伍行进丛容很多,都欢快起来,战终于打完,活下来的都是都如劫后余生。
  
  官家在潞州又做了一番部署,关于各军驻地的。
  
  不先给他们安排好落脚点,乱哄哄往南撤,说不定又是一出北汉国的悲剧。
  
  在北汉虽丢了民心,抢掠至少是在敌国,如果回到国境内也接着抢,那实在太不成体统,虽然五代十国中这样的操作也很常见就是了。
  
  官家郭荣显然是在战争中学习的,经历太原之战后,他很快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在潞州就把各军驻地,撤退路线安排好,到时清楚明了,谁敢再犯,直接杀了就是!
  
  史彦超不出所料不能回郑州,需率兵跟随乘舆回京,之后就是论功行赏,于情于理都不能离开。
  
  而且在潞州的当天晚上,有绯袍官员来传话,官家召见了老爹。
  
  虽然不知道他们具体谈了什么,但老爹回来后一开口史从云就知道应该是谈关于老爹的安排。
  
  史彦超让他不要跟着大队,而是带少数人回家,去把家里人从郑州接到京城汴梁。
  
  光这一点,史从云听出许多信息。
  
  首先官家想让史彦超继续跟在他身边领兵,不再外镇,所以才会让他们去京城。
  
  其次,官家直接召见史彦超去说,还要留在京城,显然是将老爹当成心腹嫡系了。
  
  对比刘邦和灌婴就知道,越是皇帝心腹,就越会放在身边,哪怕官位低也比外面的人受信任。
  
  最后,官家似乎并不准备放弃对外用兵。
  
  看皇帝准不准备对外用兵,看其放置心腹猛将的位置就能看出大概。
  
  猛将外镇京城周围,那大概是短期内不准备用兵,但如今官家不让史彦超外镇,而是留在京城,十有八九是随时准备发动战争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主宰 逍遥双修 都市古仙医 退下,让朕来 鬼门医尊 寒门崛起 恶魔法则 登堂入室 极品家丁 夜的命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