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国画 > 国画40

国画40

国画40 (第1/2页)

朱怀镜送柳秘书长到门口,再回来清扫地上的瓷片。稀里哗啦的瓷片声听起来居然很爽心,他觉得奇怪。也许是心情不一样了吧。过后多年,他仍常想起自己打碎这个瓷筒时的感觉,似乎这偶然的举动具有某种象征意义,标志着他一个时代的结束。
  
  柳秘书长一时没有来,他什么事都做不下去。他想让自己尽量平静一点,但仍觉怀揣小鹿。他马上就要赴新的领导岗位,这事毕竟太重大了,他不可能不激动。人之常情啊!
  
  做不成事,又不能干坐着。他突然想起曾俚说的公共关系处理软件,心想那的确是个绝招。他找了个干净本子,心里琢磨着皮市长和其他副市长,柳秘书长和其他副秘书长,在本子上写着A1、A2、A3、A4……B1、B2、B3、B4……C1、C2、C3、C4……他还没来得及想到所有关键人物,柳秘书长同副秘书长覃原、人事处处长揭世明进来了。朱怀镜忙同覃原、揭世明握手而笑。覃原是协助副市长司马天联系财贸的,今后是朱怀镜的顶头上司。朱怀镜早就想去拜访覃原的,但文件没下来,他觉得不方便。
  
  柳秘书长说:“现在就去吧。”
  
  财贸处在同一办公楼,走过去几分钟就到了。处里的同志早接到人事处电话通知,已坐在会议室等着了。柳秘书长他们四人一到,财贸处副处长邓才刚忙站起来迎接,一一握手。
  
  “都在吗?”柳秘书长坐下来,环视一圈,问道。
  
  邓才刚就说:“都到了,就五个人。当然加上朱处长,就六位了。”说罢就望着朱怀镜,客气地笑笑。朱怀镜忙拱手,表示了谦虚。
  
  揭世明先说了几句,覃原接着说,柳秘书长再接着说。这类交接班子的会议,无非是几句根据组织安排,谁谁任什么职务的话,不可能有什么新意。朱怀镜看上去像在认真听着柳揭二位讲话,心里却在琢磨财贸处这些人。他很随意而又很客气地望望他们,揣度着他们的心思。尽管同在办公厅,但机关太大,他平时同这些人几乎没有什么交道。邓才刚是多年的副处长了,与他共过事的两位处长现在都是正局级或副局级干部,他却仍是副处长。朱怀镜从知道自己将去财贸处任职那天起,就时常想起邓才刚这个人。他想自己在财贸处干得顺不顺,只怕还要看邓才刚是否配合。
  
  柳秘书长说完了,要朱怀镜再表个态。朱怀镜知道这是程序,说是要说的,但不必多说。他不了解财贸处的情况,不便说得太多。再说柳秘书长和覃原也没有时间听他发表就职演说。
  
  会很快就开完了,柳秘书长同揭世明就告辞,同大家一一握手。朱怀镜也同大家握了手,很客气地对邓才刚说:“老邓,我今天就请假吧,回那边清理一下东西,明天正式过来上班吧。”邓才刚忙摆手道:“您是老一啊,哪有向我请假的道理?”两人再握一下手,非常客气。
  
  朱怀镜回到办公室,并不想马上就清理东西。他坐下继续写着各类关键人物的代号。写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写好了。再认真检查了一遍,把个别漏掉的补上,又斟酌了那些可去可留的人物。覃原被他定为B2,在B级关系中紧排在柳秘书长后面。这覃原在秘书长中间排位并不是第二位,但在他这个关系谱中应该是第二位。因为覃原是主管财贸处的,这个关系不处理好,他干得再好也是白干。最后敲定,共有各个级别应该长期联系的关键人物二十八人。
  
  有些人物虽不应纳入名单,却也应心里有数。比如宋达清、韩长兴这一类的人,当然不用他经常去拜访,但得同他们保持必要的联系。有些事情大人物往往还办不了,只能劳驾他们这些人帮忙。
  
  明年的工作日志本早发下来了,朱怀镜就把哪天要拜访谁,全用代号记在日志上。先用铅笔写上,再作适当调整。最后认为安排合理了,再用钢笔填定。
  
  做好这件事,他将日志本随意往桌上一丢,又拿起来随意翻开,就见每隔几天,就有个日期下面标有A1或B3或C2之类奇怪的代号。别人看到这些符号,会觉得莫名其妙。他不免有些得意,心想没有电脑,他照样可以拥有一个公共关系处理系统。
  
  猛然间觉得这办公楼静得出奇。一看手表,原来早下班了。他便将日志本塞进抽屉,回家去。走在路上,脑子里就在默念:A1皮市长,B1柳秘书长……
  
  过后几天,朱怀镜天天在应酬。先是综合处欢送他,全处人聚在一起喝了一顿,柳秘书长应邀到场。他同柳秘书长碰着杯,心里就自然而然想着B1,又想这次活动就冲销他安排中的一次拜访吧。什么代号代表什么人物,他早已记得滚瓜烂熟了。紧接着就是财贸处欢迎他到任,照例喝了一顿,覃原应邀到场。他当然也就想到这不妨算是拜访了一次B2吧。不一定每次都由他主动上门拜访这些人,像这类聚会,也可算作他的公关性“拜访”,权且称作准拜访吧。不过准拜访不宜太多,次数多了就得打折,就算三次准拜访折合一次正式拜访吧。
  
  朱怀镜已去财贸处正式上班。这天下午,他一到办公室,就收到曾俚寄来的《荆都民声报》,上面有鲁夫的大作:《袁神仙行侠记》。他知道这无疑是写袁小奇。不及细看文章,却见报纸的空白处有曾俚写的一行字:每逢末世,必有妖言!曾俚的字很漂亮。再看看文章,简直神了:
  
  ……春再来酒家宰客是出了名的,去过的客人都很气愤。这天,袁先生带着几个兄弟去春再来用餐。要了几个菜,很快就上来了。菜价贵还不说,分量还特别少。袁先生有心要治他们,就叫过服务小姐,说刚才上的鱼是臭的。小姐觉得很奇怪,说明明是活鱼做的,怎么就臭了呢?袁先生就让她自己闻闻。小姐一闻,发现盘子里的鱼果然臭得闷头。
  
  老板闻声赶来,叫骂袁先生他们故意刁难。袁先生不恼不火,很客气地请这位老板自己闻闻。老板一闻,立即傻了眼。这真是出鬼了,刚从水池里捉上来的活鱼,怎么一上桌就臭了呢?
  
  这时,袁先生突然皱起眉头,掩着鼻子说,我还闻到你们厨房里的肉都臭了哩。酒店老板哪里肯信?说:“我就不相信今天硬是出鬼了。”袁先生笑而不答,只是示意他自己进去看看。老板将信将疑,进厨房去了。不一会儿,老板跑了出来,朝袁先生拱手便拜:“请问这位先生是哪里来的高人?兄弟我什么地方有所怠慢?”
  
  袁先生抚掌而笑,说:“你没有得罪我。兄弟只有一言相送:生意生意,半是情意。你只记住我这话,保证你今后生意兴隆,再不会出怪事。”
  
  袁先生说罢,领着兄弟们大笑而去。老板领悟了袁先生的意思,从此正正经经做生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主宰 逍遥双修 都市古仙医 退下,让朕来 鬼门医尊 寒门崛起 恶魔法则 世子稳重点 极品家丁 夜的命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