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孤才不要做太子 > 第五百二十七章 凌烟阁

第五百二十七章 凌烟阁

第五百二十七章 凌烟阁 (第2/2页)

虽然知道皇帝这是找到机会赶走自己了,但是起居郎还是答应了下来。因为他也很好奇,太子究竟会怎么做。这么重要的事情,不记录在《起居注》里,也太可惜了。
  
  看着起居郎离开的背影,李世民忽然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
  
  而李承乾....
  
  才回到东宫,逗弄了一下自己的小儿子,就得到了起居郎的拜访。
  
  当得知自己马上就要开始被无限贴身记录的日子,李承乾只觉得脑袋都要炸了。
  
  自晋朝时开始设立起居令、起居郎、起居舍人等官员来编写起居注开始,其后一直到现在,起居注都是帝王的一道枷锁,只要是公共场合,哪怕随口骂一句人,都会被记录下来。
  
  关键是,还没法取消,以前也有皇帝这么干过,结果被大臣们好一阵喷,哪怕是当今皇帝李世民,也因为贞观初年修改过起居注,被记录至今。
  
  起居注上有“皇帝修改起居注”的话,是一个皇帝一生抹不掉的污点啊!
  
  看着起居郎一副“您快拒绝我一句试试”的表情,李承乾只能把这口怨气咽了下去。
  
  还在坐月子的苏媛,见夫君气的不行,赶紧伸手拉了他一下。
  
  看到苏媛,李承乾顿时有了想法,拉住她的手,问:“你叫什么?”
  
  起居郎回答道:“启禀太子殿下,微臣周瀚。”
  
  “周瀚啊....”
  
  拉起苏媛的手,递到嘴边亲了一口,李承乾笑道:“按照规定,起居注并不能记录皇帝的宫内生活,宫内生活自有其他负责起居注的宦官。所以,孤不见外人的时候,你就不要跟在孤身边了。”
  
  说完,李承乾看向门口的方山说:“给他安排一个独立的小屋住,什么时候孤出门或者会见大臣,你再去叫他过来。”
  
  周瀚清楚,没有人能承受不管做什么都被人记录的感觉,太子能在东宫给他一个地方住,已经很不错了。
  
  当下拱手行礼,周瀚就退下了。
  
  看到周瀚离开的背影,李承乾一阵的牙疼。想都不用想,这就是皇帝干的好事儿。
  
  虽然很好奇发生了什么,但是苏媛也知道,这不是自己该问的,就拉了拉李承乾的手,笑着说:“您啊,也别在妾身这里待的太久了,媚娘那里,您也该多去,现在姐妹几个里面,就她没有孩子,您也体谅一下。”
  
  李承乾无奈道:“得了吧,昨天才跟她癫狂了一晚上,今天早晨晨练的时候,箭都射歪歪了。三四天去她那里一次就很好,像当初咱俩那样,我可真受不住。”
  
  想起当初的经历,苏媛也是一阵的脸红,忍不住把手抽了回去。
  
  看到门口张赟还在抱着奏折等待,李承乾只好在苏媛的脸上亲了一口,伸手碰了碰儿子的小手,随即离开去书房处理政务。
  
  今年因为各路大军回撤,各种事情层出不穷,尽管李承乾已经给了侍郎一类官员参政的权力,却依旧处理的很慢。
  
  年前最后一次大朝会的时候,李承乾终于在朝堂之上提出了府兵制度的变革。
  
  “孤历观各朝各代,无不是新朝刚立,军队战力非凡,而太平的时间久了,战力就有所下降。特别是咱们大唐的府兵制度,因为寓兵于农,所以很多新兵,上了战场死伤惨重,只有一次次存活下来的,才能成为精兵。
  
  如今,举世攻唐结束,大唐将迎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和平。常言道,居安思危,孤觉得,是时候改动一下府兵制度了。诸位卿家以为如何?”
  
  房玄龄站了出来,说:“启奏殿下,微臣觉得,府兵制度确实应当改进了,但是不知道殿下准备如何改进?何时改进?”
  
  “北路大军回归以后,就开始改进。天下各军州全部作废,重新拟定。彻底废除府兵,凡是愿意参军的,集中训练,平日不准回家。凡参军者,全家免税免除劳役,每月发放俸禄。
  
  除了军州以外的州府,废除都督职权,军州都督,不再由文臣皇子担任,改为军方将领。闲时,士兵只需要训练,就可以领取俸禄。但是遇到各地遇到灾难之际,士兵需要负责帮助运送物资,或者抗灾抢险。而到了战争的时候,军队直接参军,不再另行募兵。
  
  大的方面,孤只说这么多,至于具体的章程,孤已经准备了一本说明,待会儿印书坊就会将装订好的说明带来,你们可以分发下去,自行研究。年后朝会,谁有看法,可以当堂讨论。”
  
  见太子这么说,众人才放下心来。只要不是直接实施就好。太子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要集思广益。确实,府兵制废除、变更这样的大事,确实要好好讨论一下,再实施。
  
  这件事就这么定下来了,房玄龄再次拱手道:“启奏殿下,中书省得到了陛下的命令,要微臣拟旨,命将作监建造凌烟阁、阎立本参与作画,用来缅怀建国以来的功臣。可是其中,侯君集赫然在表,微臣觉得不妥。”
  
  “凌烟阁?”
  
  御座之上,李承乾听到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搜肠刮肚许久,才想出了它是什么。
  
  本来是贞观十七年出现的建筑,没想到因为腿伤的缘故,让皇帝十六年就动了念头。至于侯君集....
  
  叹息一声,李承乾起身道:“侯君集谋反,罪不可恕,但是,他伴随父皇征战四方,任劳任怨,而贞观以后,又参与灭亡东突厥、大破吐谷浑、大败高昌,这些功绩是没办法抹掉的。所以,就让他上凌烟阁吧。
  
  但是,造反的罪名仍在,拟定人物传志的时候,记得记上,也算警示后人。”
  
  房玄龄领命,重新退回了队伍中。
  
  见房玄龄回去了,李承乾又问道:“诸卿可还有本奏?”
  
  话音才落,杜如晦就站了出来。
  
  拱手行礼后,杜如晦道:“老臣杜如晦,有本启奏。殿下,微臣以为,是时候更改马政了。当初天下刚定,大唐极度缺马,曾有人言:‘鸠括残烬,仅得牝牡三千,从赤岸泽徙之陇右。’
  
  正因如此,武德年间,高祖皇帝设太仆寺统全国厮牧车马之政,由乘黄、典厩、典牧、车府四署组成,辖各地国有牧监多至六十余所,还有驾部掌全国驿马及官、私马的簿籍。
  
  然而现在,伴随着东突厥草原纳入大唐版图、吐谷浑、西突厥、薛延陀等大量草原并入,大唐已经不缺战马了。如此,再持续先前的马政,无异于斗量海水,毫无意义,因此,微臣请奏,修订马政。”
  
  杜如晦之言,堪称满堂皆惊。
  
  马政的重要程度,不比府兵制弱多少,岂能因为这一句话就更改?
  
  尤其是太仆寺寺卿,立刻跳了出来说:“杜如晦你个老匹夫,马政持续多年,岂是你一句话就能废掉的?”
  
  杜如晦之言,毫无疑问直接就是砸了太仆寺的饭碗。
  
  杜如晦转身道:“老夫只是说修改,又没说废掉,你急个什么?”
  
  闻言,太仆寺寺卿才松了一口气,拱手道:“太子殿下,当今战马对于大唐军队而言,依旧重要无比,还请太子殿下三思。”
  
  李承乾想了一下,出言道:“马政确实要修改了,至少牧监不必维持六十之数。况且,给天下马匹注册成籍,也不现实,既如此,杜相跟房相一起合计一下,递上来个折子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主宰 逍遥双修 都市古仙医 退下,让朕来 鬼门医尊 寒门崛起 恶魔法则 登堂入室 极品家丁 夜的命名术